《鹧鸪天 秋蛩》
时间: 2025-04-29 00:16: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秋蛩
只汝情痴唤去魂,
湖山暗谱几秋痕。
平生无梦栖花底,
一夜将愁泣草根。
欢易灭,誓空存。
当时哪信散如云。
声酸缕缕残宵织,
不系香车渐远人。
白话文翻译:
只因你情痴地呼唤我的魂,
湖山之间暗自谱写几多秋痕。
平生无梦栖息花底,
一夜之间的愁苦泪洒草根。
欢乐容易消逝,誓言空中存。
那时怎么能相信一切如云散?
声音酸楚缕缕织成残宵,
那不系的香车渐渐远去的人。
注释:
- 只汝:只因你。
- 情痴:情感痴迷。
- 唤去魂:唤醒灵魂或心灵。
- 湖山:湖泊和山丘,指景色。
- 秋痕:秋天留下的痕迹,象征时间的流逝。
- 栖花底:指栖息在花下。
- 草根:草的根部,象征着生活的基础。
- 欢易灭:欢乐容易消逝。
- 誓空存:誓言却空洞无物。
- 散如云:形容事物如云般散去。
- 声酸缕缕:声音酸楚,细细的如丝线。
- 残宵:残留的夜晚。
- 不系香车:不再牵挂的香车,象征美好的回忆。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欢易灭,誓空存”可以引申为古人对爱情誓言的反思,常见于古代文人对爱情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乐乐,现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闻名。其作品常常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融合。
创作背景:创作于现代社会背景下,反映了作者对爱情、生活和时间流逝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逝去的爱情的怀念与无奈,表现了当下人们对情感的深刻体验。
诗歌鉴赏:
《鹧鸪天 秋蛩》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在秋天的湖山之间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无奈。整首词以“情痴”开篇,展现出一种浓烈的情感状态,令人不禁思考爱情的力量与脆弱。诗人通过“湖山暗谱几秋痕”描绘出秋天的静谧与凄凉,秋天是一个象征着离别与思念的季节,似乎在暗示着内心的孤寂与伤感。
词中“平生无梦栖花底,一夜将愁泣草根”表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而“一夜将愁泣草根”则将悲伤的情感具体化,草根的泪水仿佛是对人生苦闷的真实写照。这种对比在整首词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冲突,让人感受到欢笑与泪水的交织。
“欢易灭,誓空存”的句子更是点明了主题,欢愉的瞬间总是短暂,而誓言却往往难以兑现。最后两句“声酸缕缕残宵织,不系香车渐远人”更是将诗人的孤独感推向高潮,声音的酸楚缕缕交织在一起,似乎在倾诉着无尽的思念与遗憾。整首词在细腻的情感描绘下,展现出一种对生活深刻的反思,让人不禁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只汝情痴唤去魂: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情呼唤。
- 湖山暗谱几秋痕:描绘出在湖山之间,秋天留下的痕迹,暗示时间的流逝。
- 平生无梦栖花底:平生无梦,说明对生活的迷茫与无奈。
- 一夜将愁泣草根:凝聚了诗人一夜的愁苦,草根象征着生活的底层。
- 欢易灭,誓空存:欢乐容易消逝,而誓言却空洞无物,反映了对爱情的无奈。
- 当时哪信散如云:对往昔的反思,怀念的回忆如云般散去。
- 声酸缕缕残宵织:声音的残余与夜晚的交织,表达了无尽的思念。
- 不系香车渐远人:美好的回忆渐行渐远,令人感伤。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爱情比作“香车”,寓意美好的回忆。
- 拟人:声音的“酸楚”体现了情感的细腻与深沉。
- 对仗:如“欢易灭,誓空存”,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爱情的思考,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湖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是情感的寄托。
- 秋痕: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 花底: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梦想的栖息地。
- 草根:象征着生活的基础与真实感受。
- 香车:象征着美好与追求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对往昔的思念?
- A. 只汝情痴唤去魂
- B. 声酸缕缕残宵织
- C. 欢易灭,誓空存
-
“欢易灭,誓空存”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乐持久
- B. 爱情脆弱
- C. 忘记过去
-
诗中“草根”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底层
- B. 美好的回忆
- C. 自然的宁静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描绘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比较潘乐乐的《鹧鸪天 秋蛩》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爱情的深刻反思,但潘乐乐的作品更强调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婉约。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词选》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 潘乐乐的相关诗集与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