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二》

时间: 2025-01-11 15:51:12

拾得藤蓑挂破船。

芦汀柳岸两悠然。

曈昽海日生残夜,烂漫江春入旧年。

霞散绮,绿飞烟。

侬家何处不青天。

星辰滥摘从人买,只索苔阴数颗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拾得藤蓑挂破船。
芦汀柳岸两悠然。
曈昽海日生残夜,
烂漫江春入旧年。
霞散绮,绿飞烟。
侬家何处不青天。
星辰滥摘从人买,
只索苔阴数颗钱。

白话文翻译:

捡到一件破旧的藤蓑挂在破船上。
在芦苇丛中和柳岸上,悠然自得。
曙光中的海日驱散了残夜,
绚烂的春天悄然融入了旧年。
霞光散去,绿烟缭绕。
我家何处没有这蓝天?
星辰随意摘取向人出售,
只求苔阴换取几颗钱。

注释:

字词注释:

  • 藤蓑:用藤制成的蓑衣,古时渔民常用。
  • 破船:残旧的船只,象征凋零与岁月的流逝。
  • 芦汀柳岸:芦苇丛生的沙洲和柳树的岸边,描绘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
  • 曈昽:指黎明时分的光亮。
  • 烂漫:形容春色繁盛,景色美丽。
  • 侬家:方言,指“我家”。
  • 星辰滥摘:形容对星辰的随意摘取,暗喻人们对自然的任意取用。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体现了“随意而安”的哲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夫之(1619年-1692年),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王夫之在政治动荡的时代中,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诗文风格兼具清新与沉稳。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寓意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王夫之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人生无常之时,诗中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鹧鸪天 其二》是一首描绘自然、抒发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身边的自然景象,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开篇“拾得藤蓑挂破船”,生动描绘出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藤蓑和破船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但诗人却在这残破中找到了一丝温暖与宁静。接下来的“芦汀柳岸两悠然”,则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如画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曈昽海日生残夜”,这一句寓意深远,象征着希望与新生,尽管夜色已然残留,但新的光明正在到来。紧接而来的“烂漫江春入旧年”,则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的美好,显示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整首诗结尾处,诗人以“侬家何处不青天”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似乎无论身处何地,蓝天都无处不在,象征着自由与希望。而最后一句“星辰滥摘从人买,只索苔阴数颗钱”,则带有一丝讽刺,揭示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与贪婪,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拾得藤蓑挂破船:描绘了一幅生活场景,表明诗人对生活琐事的观察与思索。
  2. 芦汀柳岸两悠然:展现出一种宁静的自然景象,显示诗人内心的平和。
  3. 曈昽海日生残夜:通过光明的象征,传达出希望与新生的理念。
  4. 烂漫江春入旧年:描绘了春天的美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5. 霞散绮,绿飞烟:通过色彩的描绘,增强了自然的美感。
  6. 侬家何处不青天:表达人生的无常与对自然的向往。
  7. 星辰滥摘从人买:讽刺人们对自然的贪婪,体现了对现实的思考。
  8. 只索苔阴数颗钱:揭示了生活的琐碎与人们的物质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星辰滥摘”比喻人们对自然的掠夺。
  • 对仗:如“霞散绮,绿飞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和对现实的无奈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藤蓑:象征着渔民的生活与自然的和谐。
  • 破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青天:象征着自由、希望与生活的美好。
  • 星辰:象征着自然的浩瀚与人类的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拾得藤蓑挂破船”描述的是? A. 渔民的生活
    B. 破旧的船只
    C. 自然景色
    D. 以上皆是

  2. “曈昽海日生残夜”意指? A. 光明的希望
    B. 夜晚的结束
    C. 生命的延续
    D. 以上皆是

  3. 诗中提到的“侬家何处不青天”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由的向往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自然的热爱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D
  2. D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的作品,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哲思。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诗作,描绘春天的美景与人生感悟。

诗词对比:

  • 王夫之与李白的诗作在描绘自然景观上,王夫之更注重细腻的生活描写,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壮阔。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王夫之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清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