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路花 夜抵江城,闻蜡梅香,同刘易台柬黄艾罨》
时间: 2025-01-27 04:15: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路花 夜抵江城,闻蜡梅香,同刘易台柬黄艾罨
——张夏 〔明代〕
白话文翻译:
夜晚抵达江城,闻到蜡梅的香气,与刘易台一同寄给黄艾罨。
注释:
- 夜抵江城:夜晚到达江城,江城即长江流域的城市,指的是江南一带。
- 闻蜡梅香:蜡梅是一种花,冬季开花,香气扑鼻,象征着坚韧和清香。
- 刘易台:可能是指刘氏家族中某位名人,或为诗人友人,具体身份不详。
- 柬:古代指书信或文书,这里指代诗人借助书信传达情意。
- 黄艾罨:可能是指友人或亲戚的名字。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及的蜡梅,象征着在寒冷冬季中仍然开放的坚韧与不屈,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提到的“江城”也可引申为江南文化的代表,显示了诗人的地理背景和人文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夏,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冬季夜晚抵达江城时写成,诗人被蜡梅花的香气所吸引,联想到与友人刘易台的往事,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满路花》是张夏的一首清新抒情的诗作。诗中通过夜晚江城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感慨。开篇“夜抵江城,闻蜡梅香”,在一片寂静的夜空下,蜡梅的香气如同一缕温暖的春风,驱散了冬夜的寒冷,带来一丝温情。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愈加深厚。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提到的“常年于役,半刺怀磨减”,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艰辛的感悟,暗示着生活的不易与追求理想过程中的曲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之情,使人感同身受,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抵江城:夜晚抵达江城,设置了诗的时空背景,暗示着孤独的旅程。
- 闻蜡梅香:蜡梅的香气与冬夜的寒冷形成对比,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同刘易台柬黄艾罨:诗人与友人分享情感,寄托思念。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蜡梅香比喻友谊的美好,表达情感的深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对友谊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思念,突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温暖的情感交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蜡梅:象征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 江城:代表江南文化的美丽与诗意。
- 夜晚:象征孤独与思考的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a) 桃花
b) 玫瑰
c) 蜡梅 -
诗人是在何时抵达江城的? a) 清晨
b) 正午
c) 夜晚 -
诗中提到的“刘易台”可能指的是? a) 诗人的朋友
b) 一座山
c) 一种植物
答案:
- c) 蜡梅
- c) 夜晚
- a) 诗人的朋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 vs 张夏:李白的诗强调豪放与洒脱,而张夏则更多体现细腻与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选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