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路花 岁日赠冯六等》
时间: 2025-02-04 15:48: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路花 岁日赠冯六等》
作者:王丹桂 〔元代〕
节令频移政,寒暑递相迁。
光阴驹过隙古今传。
晓来万户,欢笑贺新年。
谁肯回光照,绀发童颜,渐成衰鬓皤然。
愿人人早悟根原。
搜觅妙中玄。
洞天风月下舞胎仙。
刀圭潋滟,一颗大丹圆。
捧入青霄路,步步无生,
任从海变桑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感悟。节令频繁变化,寒暑交替,光阴像飞逝的骏马,古今事迹都在流传。早晨时分,万户欢声笑语,庆贺新年的到来。谁愿意回首往昔,光辉照耀下的年轻面庞,渐渐地变成衰老的白发。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早日领悟生命的根本,去探寻那妙不可言的深奥道理。在洞天风月之下,像仙人般舞动的身影,手握着光辉灿烂的圆丹,捧入那通向青天的路途,每一步都无生无息,任凭海洋变成桑田。
注释
- 节令:指季节的变化。
- 寒暑:指寒冷与炎热,代指四季。
- 驹过隙:比喻时间飞逝。
- 绀发:深色头发,代表年轻。
- 衰鬓皤然:形容衰老,白发。
- 根原:生命的根本。
- 妙中玄:深奥的道理。
- 刀圭:指道教中使用的法器,象征仙道。
- 大丹圆:道教炼丹术中的“丹”,象征长生不老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丹桂,元代诗人,生平资料不详,诗作多以抒发人生感悟、对自然的思考为主,其特色在于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常融合道教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或许是在新年之际写成,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在元代,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诗人借此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满路花 岁日赠冯六等》是一首充满人生哲思的诗作。诗人在开篇通过对节令变化的描写,展现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寒暑交替,岁月如流,给人一种时光飞逝的紧迫感。接着,诗人描绘了新年时的欢庆场景,万户欢笑,展现了人们对新生活的渴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的容颜渐渐被衰老所取代,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在诗的后半部分,王丹桂以更为抽象的语言表达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强调早日领悟生命的根本,探索深奥的道理。他描绘了一个仙人般的理想境界,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长生的向往。最后,诗人以“捧入青霄路,步步无生”的意象,暗示了在世间的纷扰中,追寻内心的宁静和超然。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既有对现实的反思,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节令频移政,寒暑递相迁:季节频繁变化,寒冷与炎热交替,暗示社会和人生的变化。
- 光阴驹过隙古今传:时间如飞驰的骏马,古往今来都在流传,强调时间的迅速。
- 晓来万户,欢笑贺新年:清晨万家欢笑庆祝新年,展现生活的喜庆。
- 谁肯回光照,绀发童颜,渐成衰鬓皤然:谁愿意回首往昔,年轻的面孔逐渐变得衰老,揭示时间的无情。
- 愿人人早悟根原:希望每个人能早日领悟生命的本质。
- 搜觅妙中玄:探寻深奥的道理,强调求知的重要性。
- 洞天风月下舞胎仙:描绘理想境界,仙人在风月之下的舞蹈,象征自由与超然。
- 刀圭潋滟,一颗大丹圆:道教符号,象征长生不老的追求。
- 捧入青霄路,步步无生:走向理想的道路,每一步都超然物外。
- 任从海变桑田:任凭世事如海变幻,表达对人生变化的从容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驹过隙”比喻时间的迅速流逝。
- 对仗:如“寒暑递相迁”与“光阴驹过隙”形成对比,增强节奏感。
- 意象:如“洞天风月”“刀圭潋滟”,都富有道教哲理的象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探究、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希望每个人能早日领悟生命的真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节令:象征时间的变化和生命的循环。
- 欢笑:代表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 衰鬓:寓意时间带来的衰老和无常。
- 洞天风月:象征理想的境界和美好的精神追求。
- 大丹:道教炼丹的象征,代表追求长生和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光阴驹过隙”是用来比喻什么? A. 时间的缓慢
B. 时间的迅速流逝
C. 时间的可控性
D. 时间的循环 -
诗人希望人人早悟的是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生命的根本
D. 友情 -
“刀圭潋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道教的长生追求
D. 自然的美好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比较王丹桂的《满路花》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表现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王丹桂更注重人生的哲思与道教思想,而李白则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丹桂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