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广师谒竹溪中书五言二首》

时间: 2025-02-04 15:48:59

村老诗颠者,颠年八十年。

后生被传染,引得广师颠。

意思解释

送广师谒竹溪中书五言二首

原文展示:

村老诗颠者,
颠年八十年。
后生被传染,
引得广师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说,村里的一位老诗人年纪很大,已经八十岁了。他的诗才和风格影响了年轻人,结果导致连广师这样的名家也受到影响,变得颠狂了。


注释:

  • 村老:指村子里的老年人,通常是指年长的诗人或学者。
  • 诗颠:意指诗才高超,或因诗而失去理智,形容诗人精神状态的狂放。
  • 后生:指年轻的一代。
  • 传染:这里引申为影响、感染,指诗风的传承与传播。
  • 广师:可能是指广泛的师承,或特指某位名师。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颠”,不仅可以理解为失去理智,也可以引申为一种对艺术的狂热追求,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对后辈的影响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于1155年,卒于1225年。他的作品以豪放激昂著称。刘克庄在诗歌创作中受到李白、杜甫等人的影响,风格独特,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诗歌传承的思考,以及对年轻一代的期望与担忧。诗中强调了传统文化对后辈的影响,展示了诗人与年轻人之间的关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单的五言形式,表达了深刻的思想。诗人通过描写村里的老诗人,展现了诗歌创作所带来的影响力。老诗人八十岁高龄,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他的诗才与热情使得年轻人也深受感染,甚至连名师广师也难以逃脱这种影响。这种“传染”不仅是艺术风格的延续,更是文化传承的一种体现。

诗中表现出一种时间的流逝和文化的延续,老诗人是传统的承载者,而年轻人则是未来的希望。诗人在这里并没有单纯地赞美老诗人的才华,而是通过对比与反衬,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整首诗既有对老一辈的敬仰,也有对新一代的期许,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时代的敏锐洞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村老诗颠者:描绘老诗人的形象,强调其年长和才华。
    • 颠年八十年:强调老诗人的高龄和长时间的诗歌创作。
    • 后生被传染:表达年轻人受到老诗人影响的情景。
    • 引得广师颠:说明名师也难以避免这种艺术的影响。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音韵美。
    • 夸张:使用“颠”一词,强调诗人的狂放与影响。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探讨了文化传承与艺术影响力,强调了老一辈对年轻人的深远影响。

意象分析:

  • 村老:象征传统与智慧。
  • 后生:代表新生代与未来。
  • 广师:象征学术与名师的权威。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主题,使人感受到传承的力量和艺术的无限可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村老”指的是: A. 年轻人
    B. 老诗人
    C. 书法家

  2. “颠”字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含义? A. 失去理智
    B. 高超的才华
    C. 疯狂的追求

  3. 该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描述自然风光
    B. 探讨文化传承
    C. 讽刺年轻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诗更注重传承与影响,而李白则着重表达个人豪情与对酒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刘克庄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