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十首》

时间: 2025-02-04 15:29:39

骏马如花妾,平生不负春。

如何飞燕语,不怒辇边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骏马如花妾,平生不负春。
如何飞燕语,不怒辇边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匹如同花一样美丽的骏马,作者感慨自己一生都没有辜负春天的美好时光。然而,面对飞燕的啁啾声,诗人却不为之生气,即便是在他身边的人也不再因此而感到愤怒。

注释

  • 骏马:指的是速度快、体态优美的马。
  • 如花妾:比喻骏马的美丽,如同花朵般娇嫩,"妾"在这里也可以理解为美丽的女子。
  • 平生:一生,终生。
  • 不负春:不辜负春天的美好,意指珍惜春季的美好时光。
  • 飞燕:指燕子,春天的象征,常常与春天的温暖和生机相关。
  • 辇边人:在车子旁边的人,象征权贵或地位较高者。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诗中提到的燕子在中国文学中常常象征着春天与美好生活的开始,飞燕的语音优美动听,给人以春的希望与活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仲明,号十洲,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独特,常常渗透着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刘克庄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彼时社会动荡,士人多有感慨。诗人通过美丽的骏马和飞燕,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结合,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杂记十首》中的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句“骏马如花妾”,通过将骏马比作花朵般的美丽,不仅描绘了马的外观,更暗含了对美的追求和对青春的珍视。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感激与珍惜。

“如何飞燕语,不怒辇边人”,在这里,飞燕的轻快叫声似乎传达了一种春天的愉悦,诗人则以一种淡然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琐事,即便身边的人因琐事而愤怒,自己却不以为意,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这不仅是对自身心态的把握,也是对生活的智慧。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的淡然,表现出一种超脱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骏马如花妾:第一句通过比喻,将骏马和美丽的花以及妾相比,营造出一种花团锦簇的春日景象。
  • 平生不负春:诗人自述一生中珍惜与春天的美好时光,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 如何飞燕语:疑问句引入,表现出对飞燕的关注,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不怒辇边人:表达一种超然的态度,即使外界的纷扰也不会影响自己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骏马比作花妾,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马的美丽。
  • 对仗:诗中前后两句形成鲜明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飞燕的叫声拟人化,赋予了自然界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和对生活的态度,传达了诗人对青春与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骏马:象征着青春、活力和美丽。
  • 飞燕:象征春天,生机与希望。
  • :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美好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骏马如花妾”是用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2. “不怒辇边人”中的“辇”指的是什么? A. 马车
    B. 车辙
    C. 车轮
    D. 马匹

  3.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愤怒
    B. 冷漠
    C. 珍惜
    D. 忽视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杜甫《春望》与刘克庄《杂记十首》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国破家亡的悲痛,而刘克庄的《杂记十首》则表现了对春天的珍惜与生活的热爱,两者在对待春天这一意象上展现了截然不同的情感基调。杜甫的愁苦与刘克庄的欢愉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两位诗人对生活的不同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大全》
  • 《刘克庄研究》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刘克庄的生平、创作背景及其诗歌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