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富池江入兴国军港留三日归回舟捷甚摭实写》
时间: 2025-01-23 21:00:25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自富池江入兴国军港留三日归回舟捷甚摭实写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互此未入郡,入郡由别港。不意好奇人,黄堂争说项。
说项非所私,况无适时资。驱驰靡所惮,重苦登览悲。
开庆扰攘后,民力未通透。如斯斗底郡,俗习因仍陋。
只今良二千,恳恻出心田。耕桑匝原野,谣颂周市廛。
遡舟走麾下,容光托假借。坐卧寄酸吟,转首已三夜。
将行慰我深,语语吐直心。发笑酌我酒,垂情饷我金。
平生慨可至,毋若此急义。忍违离荒津,陆行且无地。
秋寒筋骨疲,风雨更厄之。病亦坐酒困,乐在遇己知。
下水浩然涉,出港何其捷。及门只霎时,不想无吏接。
白话文翻译:
我和朋友们还没有进入郡城,从别的港口进来。没想到遇到好奇的人,黄堂争着讨论。
讨论的内容与我无关,尤其是没有合适的时机。驱车走路我毫不畏惧,然而登高望远却倍感悲伤。
经过庆典的喧闹之后,民众的力量尚未得到保障。这样的地方,风俗依旧落后。
如今良田二千亩,真心希望能有所改变。耕种和桑蚕覆盖了整个原野,市镇中传颂着歌谣。
我顺流而上,船下的景色如假借的光华。坐卧之间寄托着我的哀吟,回首已是三夜。
将要离去,内心得到安慰,句句都表达出我的真心。欢笑中请我喝酒,情意浓厚地献上金钱。
一生的感慨可以到达,何必如此急切的义气。忍受离开荒凉的渡口,陆上行走却没有归处。
秋寒使我筋骨疲惫,风雨又加重了困扰。即使生病也因酒而困扰,乐在遇到知己的乐趣。
下水浩然而行,出港何其快捷。到达门口只需片刻,没想到没有官吏来接。
注释:
- 互此: 彼此之间。
- 郡: 行政区划,指地方政府所在地。
- 黄堂: 可能指某种集会或讨论的场所。
- 驱驰: 驱动奔走,指快速出行。
- 耕桑: 指农业和养蚕。
- 遡舟: 顺流而上,逆流而行的意思。
- 及门: 到达门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风多以直白和真实见长,关注民生与社会现状。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游历兴国的过程中,表现了诗人对地方民生的关注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与对现实的反思。开头的“互此未入郡,入郡由别港”即以旅途的开始来引入,表现了作者的探寻与期待。接下来,诗人通过与当地人的交流,感受到一种陌生与无奈,反映了社会习俗的陋习以及民众生存的艰辛。诗中提到的“良二千”以及“耕桑匝原野”,展示了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期望,体现了对乡土的热爱与关心。到了后半部分,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知己的珍视,也流露出在生活困境中对人情的依赖,尽管“秋寒筋骨疲”,但在知己的陪伴下仍找到一丝慰藉。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苦涩感叹,也有对友情的温暖回忆,呈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互此未入郡,入郡由别港。
表达了旅途的开始,强调了入郡的艰难。 -
不意好奇人,黄堂争说项。
突出人们的好奇与讨论,形成一种热闹的场景。 -
说项非所私,况无适时资。
解释讨论的内容与自己无关,表明时间不合适。 -
驱驰靡所惮,重苦登览悲。
强调行动的勇敢,却又感到悲伤。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了对仗手法,如“坐卧寄酸吟,转首已三夜”。
- 比喻: “容光托假借”暗示了对美好景象的寄托。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对现实的无奈与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与人际的温情,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舟: 象征着旅行与人生的旅途。
- 酒: 代表着友情与慰藉。
- 秋寒: 反映出环境的恶劣与内心的疲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堂”最可能指什么? a) 酒馆
b) 集会场所
c) 书院
答案: b -
“良二千”指的是什么? a) 土地
b) 人口
c) 金钱
答案: a -
诗中提到的“秋寒筋骨疲”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疲惫
c) 兴奋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忆江南》
诗词对比:
对比董嗣杲的《自富池江入兴国军港留三日归回舟捷甚摭实写》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但董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的旅途与人际关系,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于国家的命运与民众的疾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解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