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雄江统制衙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往分莲社供,归向草庐眠。
山寨差更鼓,春江走战船。
风光随处别,鬓影倩谁怜。
花柳西湖曲,招邀忆去年。
白话文翻译:
在莲社分开之后,我回到草庐里休息。山寨的更鼓敲响,春江上驶过战船。风光各处皆不同,不知鬓发的影子让谁怜惜?花柳掩映的西湖曲,勾起我对去年的回忆。
注释:
- 往分莲社供:往分是指过去分开,莲社是指一种集体活动,可能指饮食或社交活动,供则是指奉献或供给的意思。
- 草庐:指简陋的草屋,表示一种隐居或休息的生活状态。
- 山寨:指山中的营地或村落,这里可能暗指军事重地。
- 更鼓:指夜间的鼓声,通常用于报时或号令。
- 春江走战船:描绘春季江面上行驶的战船,展现战争的气氛和紧迫感。
- 鬓影:指头发的影象,寓意青春或老去。
- 花柳:指春天盛开的花和柳树,象征美好的景色和时光。
- 西湖曲:指西湖的风景和音乐,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嗣杲,宋代诗人,字子衡,号汝南。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描绘山水、田园生活,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董嗣杲在雄江统制衙的日子,表现了他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往事的追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诗人在这首《宿雄江统制衙》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思考。开篇提到“往分莲社供”,反映出他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以及那种聚会后的分离感。接着,诗人描绘了草庐里的宁静,似乎在呼应内心的渴望与现实的冲突。
“山寨差更鼓”,这里的鼓声不仅是时间的标志,更是一种警示,暗示着外界的动荡不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春江走战船”,在春天的背景下,承载着战斗与和平的复杂情感,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思考。
后两句则是对过去的缅怀与不舍,“风光随处别,鬓影倩谁怜”,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青春流逝的惋惜。最后一句“花柳西湖曲”,以生动的自然景物唤起往年的记忆,既是对往昔的怀念,也反映出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往分莲社供:回忆过去与友人聚会的情景。
- 归向草庐眠:表达宁静的归属感。
- 山寨差更鼓:夜深时的鼓声,象征着警觉与不安。
- 春江走战船:春日中不安的军事活动,暗示战争的存在。
- 风光随处别:不同的景致带来不同的情感。
- 鬓影倩谁怜:自问自怜的孤独感。
- 花柳西湖曲:西湖的美景引发对往昔的怀念。
- 招邀忆去年:渴望重温去年美好的时光。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通过自然景物来传达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离别、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历史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社:象征友谊与聚会的美好。
- 草庐:宁静、恬淡的隐居生活。
- 山寨:战争与动乱的象征。
- 春江:生命、希望与变迁。
- 花柳:青春、美好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草庐”象征什么? A. 战争的象征
B. 友谊的象征
C. 安宁的生活
D. 忧伤的情感 -
“山寨差更鼓”中“更鼓”是指什么? A. 乐器
B. 报时的鼓声
C. 战斗的号角
D. 朋友的召唤 -
全诗的情感基调主要是? A. 忧伤
B. 高兴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对比董嗣杲的作品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描绘了自然风光与人生感悟,但董的作品更注重对人际关系的反思,而李白则是对历史的追忆。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以上是对《宿雄江统制衙》的详细解读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魅力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