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池北池南草绿,殿前殿后花红。
天子千年万岁,未央明月清风。
白话文翻译:
在池塘的北边和南边,草色葱绿;在殿前和殿后,花朵盛开,鲜艳夺目。天子愿意万岁千年,未央宫内明月高挂,清风徐来。
注释:
- 池北池南:指的是宫廷内的池塘,北边和南边都长满了绿色的草。
- 殿前殿后:指的是皇宫的前面和后面,这里有盛开的花朵。
- 天子:指的是皇帝。
- 千年万岁:表示极长的寿命,愿意长久统治。
- 未央:未央宫,唐代皇宫的一部分,象征着权力与威严。
- 明月清风:象征着宁静与美好,代表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典故解析:
“未央”指的是唐代的未央宫,是当时皇帝的居所,象征着皇权的中心。古代诗词中常用月亮和清风来寄托诗人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建(约770-830年),字子安,唐代诗人,生于今陕西省,因其诗风清新而知名。他的诗作多描写生活、自然以及宫廷生活,风格恬淡。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王建生活的唐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繁荣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能是王建在宫廷生活中的感受,也可能是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杂曲歌辞 其二》通过描绘池塘、草地、花朵等自然景物,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环境,给人一种和谐的感受。诗的开头以“池北池南草绿,殿前殿后花红”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使用对仗工整的手法,使得诗句音韵优美,富有节奏感。接着,诗人通过“天子千年万岁”的祝愿,表达了对皇帝长寿和国家兴盛的美好祝愿,反映出当时对皇权的尊重与期望。而“未央明月清风”则将自然景物与政治权力结合起来,表达了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体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对当下美好生活的欣赏,也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王建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池北池南草绿”:描绘出宫廷环境的生机,展现出自然之美。
- 第二句“殿前殿后花红”:进一步具体化,强调了花的美丽,增强了视觉效果。
- 第三句“天子千年万岁”:表达对皇帝长寿的祝愿,反映出对皇权的尊重。
- 第四句“未央明月清风”:象征着宁静与和谐的生活状态,充满诗意。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池北池南”和“殿前殿后”,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意象:草、花、月、风等自然意象,构成了宁静优美的画面。
- 象征:明月和清风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和谐生活和长久安宁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和君主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安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绿: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花红:代表着繁荣与美丽。
- 明月:象征着宁静与美好。
- 清风:代表着纯净与舒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述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 A. 草绿
- B. 花红
- C. 明月
- D. 以上都对
-
诗中的“天子”指的是谁?
- A. 皇帝
- B. 王建
- C. 民众
- D. 文人
-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描绘
- B. 对长寿的祝愿
- C. 对和谐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 D.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 D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建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均描绘了月亮和清风的美好,但王建更侧重于对国家和皇权的祝愿,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个人情感与孤独。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建诗集》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