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晓气生绿水,春条露霏霏。
林间栖鸟散,远念征人起。
幽花宿含彩,早蝶寒弄翅。
君行非晨风,讵能从门至。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气息滋生在碧绿的水面上,春天的枝条上挂着细密的露珠。树林里栖息的鸟儿纷纷散去,远方对征人的思念悄然升起。幽静的花朵含着色彩,早起的蝴蝶在寒风中舞动着翅膀。你行走的脚步并不是晨风,又怎么能从门前经过呢?
注释:
- 晓气:清晨的气息,指清晨的空气。
- 绿水:指清澈的水面,象征生机。
- 春条:春天的树枝。
- 露霏霏:露珠细密而轻盈的样子,形容露水的状态。
- 栖鸟:栖息的鸟,指森林中的鸟儿。
- 征人:远行的人,通常指征战的士兵或游子。
- 幽花:指幽静的花朵,暗示其美丽而鲜艳。
- 寒弄翅:寒风中舞动翅膀,表现了蝴蝶的轻盈与脆弱。
- 君行:你的行走,指代对方的旅途。
- 晨风:清晨的风,象征着轻柔与温暖。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的“征人”可以联想到古代士兵或游子离家,思念家乡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古诗中常被提及,反映了诗人对于离别、思乡的深切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建,唐代诗人,字子猷,号阮亭,生于今陕西省。王建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写山水风景和民生,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天的清晨,诗人可能是在山林中漫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自然的美丽,同时也引发了对远方征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晓思》是一首描绘清晨春景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流露出对远方征人的思念。开篇“晓气生绿水”,以清晨的气息唤起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绿水映照着春日的清新,给人一种舒畅的感觉。接下来“春条露霏霏”,细腻的露珠挂在春枝上,描绘出一种轻盈而柔和的景象,给人以温暖的感受。
林间栖鸟的散去,象征着自然的流动与变化,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远念征人起”,把诗人的情感引向了远方,思念征人让人感受到一种离愁别绪,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最后的两句“君行非晨风,讵能从门至”,则以“晨风”作比,表达了对方的行走无法如晨风般轻柔,这种对比加深了离别的沉重感,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映衬出诗人细腻的内心情感,既有春日的盎然生机,又有对远方征人的浓浓思念,形成了一幅动人的春日画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晓气生绿水:描绘清晨的气息滋润着绿水,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春条露霏霏:春天的枝条上挂满细密的露珠,象征着春的温柔。
- 林间栖鸟散:树林中的鸟儿纷纷离去,暗示着自然的流动与孤独感。
- 远念征人起:思念远方的征人,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 幽花宿含彩:幽静的花朵含着色彩,展示自然的美丽。
- 早蝶寒弄翅:早起的蝴蝶在寒风中舞动,表现出春日的脆弱与美好。
- 君行非晨风:你的行走并不是晨风,暗示行走的沉重感。
- 讵能从门至:怎能轻松地从门前经过,反映了对远方的无奈与惆怅。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君行非晨风”,将行走比作晨风,强调行走的沉重。
- 拟人:春条上挂着露珠,赋予自然以生命与情感。
- 对仗:如“栖鸟散”与“念征人起”,形成了优美的音韵和节奏。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春天的美景与对远方征人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情感,以及在美丽自然中流露出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分析:
- 绿水:象征生命与希望,寓意春天的生机。
- 春条:代表春天的来临,象征新生与复苏。
- 露霏霏:象征清晨的温柔,寓意生命的细腻与脆弱。
- 栖鸟:象征自由与流动,而散去则暗示孤独。
- 幽花:象征美好与静谧,反映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早蝶:象征生命的轻盈与短暂,暗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晓气生绿水”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秋天
B. 冬天
C. 春天
D. 夏天 -
诗中提到的“征人”主要指的是哪个人群?
A. 游子
B. 商人
C. 诗人
D. 学者 -
诗中“君行非晨风”的意思是?
A. 你的行走如晨风般轻盈
B. 你的行走并不是晨风
C. 你的行走非常缓慢
D. 你的行走带着晨风的气息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王建的《晓思》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晓思》侧重于春天的自然景色与思乡情感,而《静夜思》则通过夜晚的孤独感传达思念之情。两者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所不同,前者通过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展现思念,后者则通过寂静的夜晚表达孤独。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建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