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绍兴次子所寄诗》

时间: 2025-02-04 16:13:16

连旬零雨暑犹强,未信人间八月凉。

瓮里曲生初泛蚁,壶中桂子并寻芳。

斑衣未遂兰玉集,吾子少留云水乡。

门户喜犹家法在,诗情輙莫似王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绍兴次子所寄诗

连旬零雨暑犹强,
未信人间八月凉。
瓮里曲生初泛蚁,
壶中桂子并寻芳。
斑衣未遂兰玉集,
吾子少留云水乡。
门户喜犹家法在,
诗情輙莫似王阳。

白话文翻译:

这几天连绵的细雨,炎热依旧难以消减,
我不相信八月的人间会如此凉爽。
瓮中的曲酒刚开始浮起蚂蚁,
壶里的桂花也在四处寻香。
斑衣未能成行兰玉相聚,
我儿暂时留在云水之乡。
门第仍旧喜庆,家规尚存,
但诗情却不似王阳那样高远。

注释:

  • 连旬:连续十天。
  • 零雨:细雨。
  • 曲生:指曲酒。
  • :盛酒的器具。
  • 桂子:指桂花。
  • 兰玉:兰花和玉石,这里用作美好人品的象征。
  • 吾子:指诗人所称之的儿子。
  • 门户:指家庭、家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生于绍兴,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歌常表现对友情、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常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勋回应友人寄来的诗作,反映了他在炎热的夏季中对自然和家庭的思考,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本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的炎热与自然景象,情感真挚而深厚。首句“连旬零雨暑犹强”直接点出时令与气候的矛盾,细雨未能减轻炎热的感觉,表现了诗人对夏季的无奈与深思。接下来的“未信人间八月凉”进一步强化了他对自然现象的感知,仿佛在质疑季节的变化,传达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诗中提及“瓮里曲生初泛蚁”,使用了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变化。“壶中桂子并寻芳”则象征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桂子香气的寻觅暗示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斑衣未遂兰玉集”一语,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及其理想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对亲情的牵挂。“吾子少留云水乡”则表达了对儿子的关心与牵挂,情感深沉而真挚。“门户喜犹家法在”反映了对家族传统的珍视,最后一句“诗情輙莫似王阳”则将自己与王阳明的诗情进行对比,体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深刻反映了人情与生活,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连旬零雨暑犹强:连绵的细雨还无法消除夏日的酷热。
  2. 未信人间八月凉:不相信八月份会有凉爽的天气。
  3. 瓮里曲生初泛蚁:酒瓮里的曲酒开始浮起了蚂蚁,象征着炎热的环境。
  4. 壶中桂子并寻芳:壶中的桂花也在四处追寻香气,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5. 斑衣未遂兰玉集:斑衣未能如愿与兰玉相聚,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6. 吾子少留云水乡:我的儿子暂时留在云水之乡,表达对儿子的关心。
  7. 门户喜犹家法在:家庭的喜庆依旧,家规仍在,体现对家庭的重视。
  8. 诗情輙莫似王阳:但诗情却不如王阳明那样高远,反映了对理想的自省。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有几对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生活中的细节与自然现象联系在一起,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 拟人:如“桂子并寻芳”,赋予物体以人的情感,增添了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季的炎热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家人的牵挂,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示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雨:象征着温柔与细腻。
  • 曲酒:代表了生活的乐趣。
  • 桂花:象征着美好与追求。
  • 斑衣:暗喻友情与理想。
  • 云水乡:象征着远方的梦想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连旬零雨”中的“旬”指的是: A. 一天
    B. 十天
    C. 一个月
    D. 一年

  2. “吾子少留云水乡”中的“云水乡”指的是: A. 乡村
    B. 山水之地
    C. 远方
    D. 水乡

  3. 诗中提到的“王阳”是指: A. 古代诗人
    B. 王阳明
    C. 王维
    D. 王安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曹勋的诗更注重家庭与个人情感,王之涣则强调壮丽的景色与理想的追求,展示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