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

时间: 2025-01-11 05:14:26

受降城必破,回落陇头移。

蕃道北海北,谋生今始知。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塞上

作者: 周朴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受降城必破,回落陇头移。
蕃道北海北,谋生今始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受降城一定会被攻破,回落的地方正在转移。北边的蛮族道路通向北海,如今我才开始明白生存的艰难。


注释:

字词注释:

  • 受降城:古代城池名,指的是一个将要被攻破的城。
  • 回落:指的是战略上的撤退或重整。
  • 陇头:陇是山丘或高地,头指的是山的顶端或者边缘。
  • 蕃道:指的是通往蛮族地区的道路。
  • 谋生:谋求生存,指的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计划或策略。

典故解析:

  • “受降城”可能与唐代边疆战争有关,反映了当时对于边防的关注和对敌情的敏感。
  • “北海”在古代常用作边疆的象征,代表着未知和危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朴,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风格多以豪放和慷慨激昂著称,常反映边塞战争的情景。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边疆战争时期,诗人身处动荡的社会背景中,言辞中透露出对战争的无奈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开头两句“受降城必破,回落陇头移”描绘了一幅即将破城的紧迫场景,语言简练而有力,给人以沉重的压迫感。诗人通过具体的地名和战争背景,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后两句“蕃道北海北,谋生今始知”则透露出诗人对生存困境的深刻体悟。蛮族的侵扰和战争带来的生存压力,使得人们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一种对生存的思考,这是一种对历史的感慨,也是一种对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张力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情感,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受降城必破:此句直接指出即将面临的战争困境,表现出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
  2. 回落陇头移:暗示了战局的变化,可能是指撤退或重新集结,表达出不安定的局势。
  3. 蕃道北海北:提到北方蛮族的道路,暗示外敌的威胁,显示出对边疆安全的关注。
  4. 谋生今始知:反映出对生存的深刻理解,生存不易的现实让诗人感到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使用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用“受降城”形象化战争的危险,“蕃道”则象征外部威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生存与战争的关系,反映出唐代边疆人民在外敌威胁下的苦楚与无奈,表现了诗人对生存困境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受降城:象征战争与破败。
  • 陇头:代表高地,象征着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 蕃道:象征外部威胁与敌人的入侵。
  • 北海:象征未知与危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受降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军的支持
    b) 即将破败的城池
    c) 和平的象征

  2. “谋生今始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乐观
    b) 对生存困境的无奈
    c) 对战争的热情

答案:

  1. b) 即将破败的城池
  2. b) 对生存困境的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周朴的《塞上》与高适的《燕歌行》,两者都反映了边塞的战争与生存,但高适的作品更加注重豪情壮志,而周朴则侧重于生存的无奈与困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