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十首》

时间: 2025-02-04 15:31:12

山意葱茏酿早寒,数家茅屋是渔滩。

分明苕霅溪头路,何日归家买木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意葱茏酿早寒,
数家茅屋是渔滩。
分明苕霅溪头路,
何日归家买木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秋的山景,青葱的山林中透出一丝寒意,几间茅屋坐落在渔滩上。诗人清晰地记得溪头的路,不禁询问:我何时才能回家去买那木兰花呢?

注释

  • 山意:山的景色和气氛。
  • 葱茏:形容树木茂盛,生机勃勃。
  • 酿早寒:带来了初秋的寒意。
  • 数家茅屋:几间渔民的茅草屋。
  • 渔滩:指渔民居住的地方。
  • 苕霅:指溪流的名称。
  • 归家:回到家乡。
  • 买木兰:指买木兰花,象征着思乡之情。

典故解析

“木兰”在这里不仅指花卉,也可能隐喻着温馨的家庭和故乡的美好,是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山水风景以及对生活的思考,风格洒脱、自然,常带有一种清新的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寅游历于某个山水之地时,他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心中涌动着对故乡的思念。诗中蕴含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归属感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开篇以“山意葱茏酿早寒”引入,展现了秋天的气息,山间的树木愈发显得蓬勃,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做准备。“数家茅屋是渔滩”则给人一种宁静的画面,几间茅屋依偎在渔滩旁,生动地描绘出恬静的渔村生活。接下来的“分明苕霅溪头路”则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清晰记忆,带出一种怀旧情怀。最后一句“何日归家买木兰”中,木兰的象征意义愈加明显,透露出对家乡的思念与归属感,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意葱茏酿早寒:山的景色葱郁,带来了初秋的寒意,表现出自然的变化和季节的流转。
  2. 数家茅屋是渔滩:几间茅草屋坐落在渔滩上,描绘了渔民的生活环境,增添了乡村的气息。
  3. 分明苕霅溪头路:清晰地记得溪头的小路,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刻印象。
  4. 何日归家买木兰:渴望回家,买木兰花,反映出对故乡的思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形成了生动的意象。
  • 拟人:将山的意象赋予感情,使其富有人性化的特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归属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与悠久历史,承载着诗人的思考。
  • 茅屋:代表平凡而宁静的生活,寄托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象征流逝的时间和生命的旅程。
  • 木兰:象征着美好和希望,寄托着对家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山意葱茏酿早寒”中,“葱茏”指的是什么? A. 冬天的寒意
    B. 树木茂盛
    C. 贫瘠的土地

  2. 诗中提到的“苕霅”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条溪流
    C. 一座山

  3. 诗人想回家买什么花? A. 玫瑰
    B. 木兰
    C. 菊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唐寅的这首诗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唐寅的作品更强调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融,王维则更侧重于兄弟情谊的表达,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层次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寅诗文集》
  • 《明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