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十首》

时间: 2025-02-04 15:26:46

野水荒亭气象幽,山深因少客来游。

啼禽欲歇烟霞暝,一对西风落叶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野水荒亭气象幽,
山深因少客来游。
啼禽欲歇烟霞暝,一对西风落叶秋。

白话文翻译:

荒凉的水边亭子里,气氛幽静。
山中因为少有人来游玩而显得更加深远。
啼叫的鸟儿欲要歇息,烟霞渐渐暗淡,一片片落叶随西风飘落,宣告着秋天的来临。

注释:

  • 野水:指的是荒凉的水边,形容环境清幽。
  • 荒亭:指的是无人问津的亭子,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 气象幽:气氛幽静,意在描绘宁静的氛围。
  • 山深:山的深处,指景色的幽深。
  • 少客:少有人前来游玩。
  • 啼禽:啼叫的鸟儿。
  • 欲歇:想要停歇。
  • 烟霞:指山间的云雾。
  • :指黄昏或夜晚。
  • 西风:指秋天的风。
  • 落叶秋: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体现了隐士生活的情趣和对清幽环境的向往,符合文人对山水的传统审美观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以才情出众和潇洒不羁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寅晚年,正值明代社会动荡,个人生活境遇也颇为坎坷。他在山水中找寻精神寄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题画十首》中的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全诗通过描绘荒凉的水边亭子和深山的寂静,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宁静的美感。开头两句通过“野水荒亭”与“山深少客”构建出一种幽静的环境,这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清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啼禽欲歇”和“西风落叶”,引入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鸟儿的叫声渐渐停歇,正如诗人心中那种淡淡的忧伤,西风送来的落叶则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暗示着生命的流逝和时间的无情。整首诗在意象上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寓意深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一个幽静的水边亭子,暗示着一种荒凉的美。
    • 第二句:通过“山深”与“少客”,强调了环境的清幽与孤独的情感。
    • 第三、四句:转向描绘时间与季节的变化,鸟儿的叫声逐渐消失,落叶随风飘落,象征着秋天,这不仅是自然的变化,也引发了对生命流转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亭子、山水与情感结合,形成一种深邃的意境。
    • 拟人:啼禽欲歇,赋予鸟儿以人类情感,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啼禽欲歇”和“西风落叶”,形成和谐的音律。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清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象征着流动与变化,体现了人生无常。
    • 亭子:代表着隐士的生活,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象征自由与孤独,反映内心深处的情感。
    • 落叶:秋天的象征,寓意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野水荒亭”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热闹的市集
    B. 幽静的自然
    C. 繁华的街道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啼禽欲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悲伤
    C. 惊讶
    答案:B

  3. “一对西风落叶秋”中的“西风”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天的到来
    C. 夏天的炎热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对比唐寅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宁静的自然环境,但唐寅更加强调秋天的孤独与思索,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与人生的哲理。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唐寅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寅诗文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