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橹声》

时间: 2025-02-04 13:28:57

游丝弄暝,波影摇寒,伤春人在兰舟。

倦枕重听,无奈梦与云流。

东风一枝正缓,算垂杨、犹学轻柔。

凄咽处,带斜阳远水,脉脉悠悠。

记否瞿唐清晓,赋剑南愁句,水调应羞。

荡漾如烟,添了隔浦莲讴。

谁招五湖旧隐,倚征篷、欲诉还休。

人去也,恁沙边、惊起野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声声慢 橹声
作者: 冯煦 〔清代〕

游丝弄暝,波影摇寒,伤春人在兰舟。
倦枕重听,无奈梦与云流。
东风一枝正缓,算垂杨犹学轻柔。
凄咽处,带斜阳远水,脉脉悠悠。
记否瞿唐清晓,赋剑南愁句,水调应羞。
荡漾如烟,添了隔浦莲讴。
谁招五湖旧隐,倚征篷欲诉还休。
人去也,恁沙边惊起野鸥。

白话文翻译

在夕阳西下时,游丝在空中轻轻摆动,水波的影子在寒冷中摇曳,伤感春天的我独自在兰舟上。
疲倦的枕头上,我无奈地倾听,梦境和云彩都在流逝。
东风轻柔地拂过,垂杨的枝条仿佛还在学习轻柔的姿态。
在凄凉的地方,斜阳映照着远方的水面,沉静而悠长。
你可曾记得瞿唐的清晨,我赋诗于剑南,水调歌声似乎也羞于自荐。
轻烟般荡漾的水面,添了隔岸莲花的吟唱。
谁在召唤五湖的隐士,倚着船篷想要诉说又停下。
人已去,沙滩边惊起了野鸥。

注释

  • 游丝:形容细长的丝线在风中飘动,这里比喻春天的气息。
  • 兰舟:兰花装饰的小船,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伤感。
  • 倦枕:疲倦的枕头,表现诗人内心的疲惫。
  • 东风:春风,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垂杨:指垂柳,代表柔美与轻盈。
  • 瞿唐:古地名,指今四川地区,以清晨的美景著称。
  • 剑南:指四川一带,古代文人常在此地赋诗。
  • 五湖:指广阔的水域,象征隐士生活的闲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煦,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以清新婉约著称,常表现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声声慢 橹声》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多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变迁对人心的影响。

诗歌鉴赏

《声声慢 橹声》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词作。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伤感的情绪,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惆怅。开篇的“游丝弄暝,波影摇寒”便为全诗奠定了沉静而苍凉的基调,显示出诗人对春天的感伤。倦怠的心情通过“倦枕重听,无奈梦与云流”生动地表现出来,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随着诗意的发展,东风的轻柔与垂杨的柔美形成了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人心的孤寂。“记否瞿唐清晓”则转向过去的回忆,描绘了诗人曾经的美好时光和对往昔的怀念。结尾“人去也,恁沙边惊起野鸥”更是将孤独与自然的结合推向高潮,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人虽离去,但自然依旧存在,反映了生命的无常与永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游丝弄暝:细长的丝线在黄昏时轻轻摇动,象征春天的气息。
  2. 波影摇寒:水波的影子在寒冷的气息中摇曳,渲染出一种惆怅的氛围。
  3. 伤春人在兰舟:伤感春天的我独自在兰舟中,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
  4. 倦枕重听:疲倦的枕头上,沉重地倾听心中所想。
  5. 无奈梦与云流:梦境和云彩都在无声流逝,表现出对时间的无奈。
  6. 东风一枝正缓:春风轻柔地拂过,象征着生机的到来。
  7. 算垂杨犹学轻柔:垂杨的枝条似乎还在学习如何轻柔地舞动。
  8. 凄咽处,带斜阳远水:在凄凉的处境中,斜阳映照着远方的水面,营造出一种静谧的美感。
  9. 脉脉悠悠:深情而悠长的目光,表达了对远方的眷恋。
  10. 记否瞿唐清晓:是否记得瞿唐的清晨,唤起对美好回忆的向往。
  11. 赋剑南愁句,水调应羞:在剑南赋诗时,水调歌声似乎也感到羞愧。
  12. 荡漾如烟,添了隔浦莲讴:轻烟般荡漾的水面,增添了隔岸莲花的吟唱,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美。
  13. 谁招五湖旧隐:谁在召唤五湖的隐士,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14. 倚征篷欲诉还休:倚着船篷想要诉说却又停下,表现了心中的犹豫。
  15. 人去也,恁沙边惊起野鸥:人已离去,沙滩边的野鸥受惊而起,象征着孤独的现实。

修辞手法

  • 比喻:游丝比喻春天的气息,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美。
  • 拟人:东风和垂杨被赋予了人的特质,增强了诗歌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词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倦枕重听”与“无奈梦与云流”,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传达了对春天的眷恋和对往昔的怀念,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游丝:象征春天的生机与轻盈。
  • 兰舟:代表孤独与伤感的旅行。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与希望。
  • 垂杨:代表柔美与轻盈的生命。
  • 野鸥:象征孤独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游丝弄暝”意指: A. 夕阳西下
    B. 春天的生机
    C. 细长的丝线在风中摇动
    D. 寂静的夜晚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倦枕重听”表现了诗人对____的无奈。

  3. 判断题:诗中“东风一枝正缓”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对/错)

答案

  1. C
  2. 梦与云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可以将冯煦的《声声慢 橹声》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进行对比。两首词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索,但冯煦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关注于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表达》

相关诗句

游丝弄暝,波影摇寒,伤春人在兰舟。下一句是什么

倦枕重听,无奈梦与云流。上一句是什么

倦枕重听,无奈梦与云流。下一句是什么

东风一枝正缓,算垂杨、犹学轻柔。上一句是什么

东风一枝正缓,算垂杨、犹学轻柔。下一句是什么

凄咽处,带斜阳远水,脉脉悠悠。上一句是什么

凄咽处,带斜阳远水,脉脉悠悠。下一句是什么

记否瞿唐清晓,赋剑南愁句,水调应羞。上一句是什么

记否瞿唐清晓,赋剑南愁句,水调应羞。下一句是什么

荡漾如烟,添了隔浦莲讴。上一句是什么

荡漾如烟,添了隔浦莲讴。下一句是什么

谁招五湖旧隐,倚征篷、欲诉还休。上一句是什么

谁招五湖旧隐,倚征篷、欲诉还休。下一句是什么

人去也,恁沙边、惊起野鸥。上一句是什么

游丝弄暝,下一句是什么

波影摇寒,上一句是什么

波影摇寒,下一句是什么

伤春人在兰舟。上一句是什么

伤春人在兰舟。下一句是什么

倦枕重听,上一句是什么

倦枕重听,下一句是什么

无奈梦与云流。上一句是什么

无奈梦与云流。下一句是什么

东风一枝正缓,上一句是什么

东风一枝正缓,下一句是什么

算垂杨、犹学轻柔。上一句是什么

算垂杨、犹学轻柔。下一句是什么

凄咽处,上一句是什么

凄咽处,下一句是什么

带斜阳远水,上一句是什么

带斜阳远水,下一句是什么

脉脉悠悠。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