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时 春风》

时间: 2025-01-11 04:48:46

取次花香过槛前。

半钩帘。

绣裙吹动褶痕鲜。

暗相怜。

蝴蝶双双栖不定,草如烟。

轻寒掠梦破朝眠。

嫩晴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太平时 春风

取次花香过槛前。半钩帘。
绣裙吹动褶痕鲜。暗相怜。
蝴蝶双双栖不定,草如烟。
轻寒掠梦破朝眠。嫩晴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轻盈和美好。花香不期而至,轻轻飘过门前,帘子半挂,微风吹动着绣裙,褶皱鲜艳可人。暗中互相怜惜的情感在空气中弥漫。蝴蝶成双飞舞,停留不定,草如烟般轻盈。清晨的轻寒悄然打破了梦境,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娇嫩的晴天。

注释:

  • 取次:随意、偶然。
  • 花香:花朵的香气,象征春天的美好。
  • 槛前:门前的栏杆或窗台。
  • 绣裙:绣花的裙子,表达女性的优雅。
  • 暗相怜:暗中相互怜惜,指情感的细腻与深沉。
  • 蝴蝶双双:双双的蝴蝶,象征爱情的甜蜜。
  • 草如烟:草的柔软轻盈,给人以飘渺的感觉。
  • 轻寒:微微的寒意,突显春天的温暖与凉意交融。
  • 掠梦:轻轻地划过梦境。
  • 嫩晴天:温暖而清新的春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秉筠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风格清新而细腻,常被认为是清代诗歌中的一位重要代表。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春天,描绘了春风拂面、花香四溢的美好场景,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宁与美好。

诗歌鉴赏:

《太平时 春风》是一首极具春日气息的诗作,字里行间流露出春天的柔和与温暖。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风、花香、蝴蝶等意象串联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恬静而美丽的画面。

首先,诗的开头“取次花香过槛前”,以轻松自然的口吻引入,仿佛是春天不请自来,带着花香轻盈地走过。接着“半钩帘”,描绘出一幅似梦似幻的景象,帘子微微掀起,似乎在与春风对话,彰显出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

而“绣裙吹动褶痕鲜”一句,更是将春天的美丽与女性的柔美结合,展现了生活的细腻与温暖。“暗相怜”则暗示了情感的细腻,诗人在这春日的美景中,感受到了一种隐秘的情感交流,充满了柔情。

最后几句“蝴蝶双双栖不定,草如烟。轻寒掠梦破朝眠。嫩晴天。”则回归到自然,蝴蝶的轻盈与草的柔软,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轻寒打破梦境,暗示着春天的变化与不确定性,使得整首诗在美丽中增添了一丝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风光,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取次花香过槛前:花香轻轻飘过门前,表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2. 半钩帘:帘子轻轻掀起,给人以飘逸之感。
  3. 绣裙吹动褶痕鲜:微风中,绣花的裙子随风摇曳,褶皱显得格外鲜亮。
  4. 暗相怜:暗中互相怜惜,形象化了细腻的情感。
  5. 蝴蝶双双栖不定:蝴蝶成双而舞,象征爱情的美好与不确定性。
  6. 草如烟:草色轻盈如烟,表达春天的柔软与轻盈。
  7. 轻寒掠梦破朝眠:微寒轻轻掠过,打破了清晨的梦境。
  8. 嫩晴天:春天的温暖与明媚,给人以希望与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草如烟”比作轻盈的烟雾,表现春草的柔和。
  • 拟人:描绘花香、春风的细腻,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蝴蝶双双”与“草如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传达出春天带来的温暖和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香:象征春天的生命与美好。
  • 绣裙:代表女性的优雅与柔美。
  • 蝴蝶:象征爱情与自由。
  • :代表生命的轻盈与自然的美。
  • 轻寒:象征春天的温暖与凉意交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半钩帘”是什么意思? A. 完全拉开窗帘
    B. 帘子轻轻掀起
    C. 帘子全无
    D. 拉上窗帘

  2. “蝴蝶双双”的意思是: A. 蝴蝶成对飞舞
    B. 蝴蝶独自飞翔
    C. 蝴蝶在地上
    D. 蝴蝶飞得很远

  3. 诗中表达的情感是: A. 忧伤
    B. 喜悦与温暖
    C. 愤怒
    D. 孤独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屈秉筠的《太平时 春风》更注重春天的细腻与美好,而李白的诗则更加沉静、思乡。两者皆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