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

时间: 2025-02-04 15:48:13

荷花风细竹娟娟。

新浴晚凉天。

钩帘坐期素月,相对理朱弦。

歌扇底,舞裙边。

旧因缘。

忔憎模样,别没包弹,只欠心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诉衷情
荷花风细竹娟娟。新浴晚凉天。
钩帘坐期素月,相对理朱弦。
歌扇底,舞裙边。旧因缘。
忔憎模样,别没包弹,只欠心坚。

白话文翻译:

在微风轻拂下,荷花摇曳,竹子轻柔如绢。刚洗过澡的我,此时正感受到晚间的凉爽。
我在挂着帘子的地方,期待着明亮的月光,与心上人对坐,一起理顺那朱红色的琴弦。
在歌扇的底下,舞裙的边缘,都是往日的情缘。
对那令人怜惜的模样,虽说再也不能包容,只希望彼此的心能够坚定。

注释:

  • 荷花:指夏天盛开的花,象征纯洁和美好。
  • 竹娟娟:竹子轻柔的模样,形容竹子在风中摇曳。
  • 钩帘:用钩子挂起来的帘子,表示温馨的室内环境。
  • 素月:明亮的月亮,象征清澈的夜晚。
  • 朱弦:红色的琴弦,通常指古琴,寓意音乐和情感的交流。
  • 忔惺模样:形容对方的模样让人怜惜。
  • 包弹:指包容和理解的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袁去华,字仲明,号称“袁子”,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荷花、竹子的描绘,表达了内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诉衷情》是一首抒情词,袁去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夜晚,表达了对爱情的深情寄托。开篇以“荷花风细竹娟娟”入手,展现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微风拂动着荷花与竹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氛围。接着,诗人描写了自己在清凉的夜晚中,期待与爱人共度良宵的情景。通过“钩帘坐期素月”一句,展现了诗人对月光的向往,暗示着对美好爱情的期盼。

整首词情感细腻,寄托了诗人对过去恋情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盼,表现了对爱情的执着。最后一句“只欠心坚”,更是道出了在爱情中,心的坚定与彼此的信任是多么重要。整体上,词作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自然的美,又有情感的深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荷花风细竹娟娟”:形象地描绘了夏日的景象,荷花与竹子相映成趣。
    • “新浴晚凉天”:暗示诗人刚沐浴过,感受到晚风的凉爽,传达了一种轻松的心情。
    • “钩帘坐期素月”:描绘了诗人期待能在月光下与爱人相对而坐的场景。
    • “相对理朱弦”:表明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通过音乐的交流加深感情。
    • “歌扇底,舞裙边”:展现了往日的欢愉与相聚的情景。
    • “旧因缘”:回忆起曾经的情缘。
    • “忔憎模样”:表达对爱人深切的怀念与怜惜。
    • “别没包弹”:表示分离后心中的遗憾。
    • “只欠心坚”:强调在爱情中,坚定的心是最重要的。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荷花”与“竹子”比喻清纯的爱情。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的情感,使其更加生动。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传达了对爱情的深情和怀念,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坚定爱情的期盼。

意象分析:

  • 荷花:象征纯洁与美好,寓意爱情的美好。
  • :代表柔韧与坚韧,暗示在爱情中需要的坚持。
  • :象征着思念与团圆,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 朱弦:代表音乐,象征着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契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荷花风细竹娟娟”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秋天的树林
    • B. 夏天的荷塘
    • C. 冬天的雪地
    • D. 春天的花园
  2. “只欠心坚”中的“心坚”指的是什么?

    • A. 心的柔软
    • B. 对爱情的坚定
    • C. 心情的浮躁
    • D. 心的脆弱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诗词对比

    • 袁去华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但袁的作品更注重自然意象的描写,而李则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流露。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