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陆高士》

时间: 2025-02-04 15:45:11

山阴道士久不见,无奈秋天风雨何。

畴昔烧丹曾化鹤,近来书字不因鹅。

黄花开到东篱下,白日何妨拄杖过。

更约登高成浩饮,得诗还胜去年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阴道士久不见,无奈秋天风雨何。
畴昔烧丹曾化鹤,近来书字不因鹅。
黄花开到东篱下,白日何妨拄杖过。
更约登高成浩饮,得诗还胜去年多。


白话文翻译:

在山阴的道士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面对秋天的风雨,我感到无奈。
往昔我曾炼丹成鹤,如今书法却不再如同鹅的那样优雅。
黄花已经开到东篱下,白天何妨我拄着拐杖走一走。
让我们再约好一起登高畅饮,写诗的数量比去年还要多。


注释:

  • 山阴:地名,指的是山阴地区,可能是指诗人所居住的地方。
  • 道士:指修道的士人,代表一种隐士的生活方式。
  • 烧丹:炼制丹药,古人信仰道教,认为可以通过炼丹获得长生不老。
  • 化鹤:指炼丹成功后化为仙鹤,象征着长生和超脱。
  • 书字不因鹅:指书法水平下降,与“鹅”字的笔画关联。
  • 黄花:指菊花,象征高洁和长寿。
  • 东篱:东边的篱笆,指隐士生活的环境。
  • 浩饮:指畅快饮酒,表达一种豪放的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诗人、画家,字仲明,号白石。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他不仅擅长诗歌创作,还在绘画上有很高的造诣,尤其以山水画著称。

创作背景:
《寄陆高士》创作于元代,诗人此时或许正经历人生的沉浮与思考,寄情于自然与友人。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及对过往的回忆,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自嘲。


诗歌鉴赏:

《寄陆高士》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意境的诗作。开头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结合秋天的风雨,显得分外凄凉。山阴的道士,象征着隐逸的生活和追求的理想,与世隔绝的状态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愈发珍贵。接下来的两句以“烧丹”和“书字”进行自我反思,表现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仿佛在说自己曾经的理想如今已渐行渐远,内心充满了唏嘘与惋惜。后两句则转向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描绘了秋日的美丽和饮酒作诗的乐趣,展现出一种洒脱和超然的心境。整首诗在忧伤中又透出一丝希望,体现了诗人面对人生的豁达与从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阴道士久不见,无奈秋天风雨何。”:表达了对道士的思念,因秋风秋雨而感到无奈。
  2. “畴昔烧丹曾化鹤,近来书字不因鹅。”:对往昔自我追求的怀念,以及对自己书法水平的自嘲。
  3. “黄花开到东篱下,白日何妨拄杖过。”:描绘秋日的自然美好,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4. “更约登高成浩饮,得诗还胜去年多。”:表示希望与友人再次聚会畅饮,创作诗歌的热情依旧高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烧丹曾化鹤”,将炼丹与理想相联系。
  • 对仗:如“黄花开到东篱下,白日何妨拄杖过”,对称工整,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黄花象征着高洁与长寿,反映出诗人的志向。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怀念友人、反思过去与展望未来,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尽管有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但依然保持着对未来生活的热爱与期盼,体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 道士:隐士与追求精神自由的象征。
  • 秋风雨: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黄花:象征高洁、长寿,代表对生活的热爱。
  • 拄杖:象征老年的无奈与从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阴道士”指的是谁? A. 王冕
    B. 陆高士
    C. 道教徒

  2. “黄花开到东篱下”中的“黄花”指的是什么花? A. 玫瑰
    B. 菊花
    C. 荷花

  3. 诗人在最后一联中提到的活动是什么? A. 赏花
    B. 登高饮酒
    C. 读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杜牧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冕的《寄陆高士》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现出对酒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但王冕更侧重于内心的自省与对友人的思念,而李白则更多展现出豪放的情怀与对人生的洒脱态度。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