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照席。不知天上今何夕。今何夕。鹊桥初就,玉绳低侧。暂时不见犹寻觅。那堪更作经年隔。经年隔。许多良夜,怎生闲得。
白话文翻译:
月光照在席子上,我不知道今天是天上的哪个夜晚。今晚是什么夜晚呢?鹊桥刚搭好,玉绳低垂。我暂时看不见他,还在四处寻找。更何况要经年分隔,时间的流逝让我更加难忍。许多美好的夜晚,我又怎么能闲得住呢?
注释:
- 席:席子,古代人坐卧的用具。
- 今何夕:今夜是哪一夜。
- 鹊桥: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桥,象征爱情的团聚。
- 玉绳:指织女所用的绳子,形容轻盈。
- 经年隔:长时间的分离。
- 良夜:美好的夜晚。
典故解析:
这首诗以牛郎织女的传说为背景,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每年的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因此诗中提到的鹊桥和月亮都与七夕有密切关系。这个典故源于《诗经》中提到的“牛郎织女”,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传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去华,字宗文,号谦斋,宋代著名词人、诗人。他以词风清丽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间情感,尤其擅长表现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七夕,正值牛郎织女相会之时,诗人借此机会表达对爱情的思念与渴望,反映了古代人对爱情的美好憧憬。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月光照席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用“月照席”开篇,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冷的夜晚,月光洒落,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情感基调。接着,诗人通过“今何夕”的反复提问,表现出对时间与爱情的无奈与迷惘,强调了分离的痛苦与思念的深刻。鹊桥的出现,则是对团聚的渴望,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希望。最后,诗人通过“经年隔”表达了长时间的思念与孤独,情感愈发深沉,让人感受到爱情的无常与珍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月照席”:月光照在席子上,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
- “不知天上今何夕”:表达了对时间的迷惑与失落感。
- “鹊桥初就,玉绳低侧”:提到牛郎织女的鹊桥,暗示着相会的期待。
- “暂时不见犹寻觅”:即使短暂的分别,诗人依然在寻找爱人。
- “那堪更作经年隔”:长时间的分离让人难以承受。
- “许多良夜,怎生闲得”:面对无数美好的夜晚,怎能不思念爱人。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今何夕”与“经年隔”,形成强烈的对比。
- 拟人:将月光、鹊桥等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牛郎织女传说的引用,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体现了古人对爱情的珍视与无奈。诗中流露出的深情与孤独,使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 月:象征思念与孤独。
- 鹊桥:象征爱情的团聚与美好。
- 良夜:象征美好的时光与相聚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鹊桥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相聚
- C. 伤感
- D. 美好
-
诗人如何表达对时间的感受?
- A. 表达快乐
- B. 表达迷惘与无奈
- C. 表达无所谓
- D. 表达期待
-
这首诗最主要的情感基调是?
- A. 快乐
- B. 思念
- C. 愤怒
- D. 安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作品,表达了思乡情感。
- 《离骚》:屈原的诗,表现了对理想与爱情的追求。
诗词对比:
- 与《静夜思》相比,袁去华的诗更侧重于对爱情的思念,而李白的《静夜思》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词三百首》
- 相关学术文章与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