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空斋足茧坐生尘,引睡求书梦未真。
枉向蕉中寻覆鹿,谁知爨下是劳薪。
日驰西陆嗟张协,病怯东风念李绅。
回忆草生官舍静,卧游聊与画图亲。
白话文翻译:
在空荡荡的书房里,脚边的蚕茧积起了尘埃,我在梦中寻求书籍,却仍感到梦境不真实。
我徒然在蕉树下寻找被覆的鹿,谁知道灶下的柴薪却是我所需要的。
太阳已经向西边奔去,我叹息着张协的遭遇,因病而感到弱怯的东风让我想起李绅。
回想起草木茂盛的官舍是多么宁静,躺卧在这里,与画图的游玩是多么亲密。
注释:
- 空斋:空荡荡的书房。
- 足茧:脚边的蚕茧,暗示时间的流逝与静止。
- 爨下:灶下,指厨房的地方。
- 劳薪:柴薪,生火做饭所需的燃料。
- 日驰西陆:太阳向西边移动,暗指时光的流逝。
- 张协、李绅:历史人物,分别指东汉的张协和唐代的李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在廷,清代诗人,出生于一个士人家庭,虽身处清代,但他的诗歌风格受到了唐诗的深刻影响。他的作品多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睡起》这首诗创作于沈在廷的晚年,正值其生活相对清贫、孤独时期。诗中渗透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睡起》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情感和生活状态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沈在廷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诗的开头,诗人置身于一个清静的空间,眼前的蚕茧和尘埃暗示了生活的单调与沉闷,梦中对书籍的渴望更显得心灵的孤寂。接着,诗人用“枉向蕉中寻覆鹿”的意象,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却发现现实的无情。
第二联中,诗人叹息着张协的遭遇,似乎在感慨历史的无情与人生的苦短;而提及李绅,则是对他才华的怀念与钦佩,反映出对才子佳人的向往。最后,草生官舍的宁静景象则让人感受到一丝安宁,诗人通过“卧游聊与画图亲”表达了对艺术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细腻,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思考,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沈在廷作为清代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空斋足茧坐生尘:描绘了一个静谧的书房,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寂。
- 引睡求书梦未真:表达了在梦中寻找知识的渴望,却觉得梦境不真实,显示了对现实的不满。
- 枉向蕉中寻覆鹿:比喻徒劳无功的追求,蕉树下的鹿象征着美好理想的不可得。
- 谁知爨下是劳薪:现实的柴薪却是生活的必需,反映了生活的琐碎与无奈。
- 日驰西陆嗟张协:太阳西沉,引发对历史人物的感慨,时间的流逝令人心生惆怅。
- 病怯东风念李绅:提到李绅,表现对才华的向往与钦佩。
- 回忆草生官舍静:回忆起宁静的官舍生活,让人感受到一丝安宁。
- 卧游聊与画图亲:表达了对艺术的热爱与生活中小确幸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书”、“鹿”等意象与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将日、风等自然元素赋予情感,使得诗句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孤独与美好事物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在浮华与宁静之间的挣扎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空斋:象征孤独与清静。
- 蚕茧: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沉淀。
- 蕉树:代表追求与理想的渴望。
- 灶下柴薪:象征生活的琐碎与现实的无奈。
- 草生官舍:代表心灵的宁静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空斋”指什么? A. 繁华的生活
B. 空荡荡的书房
C. 美丽的花园 -
“日驰西陆”中“日”指的是? A. 人生
B. 太阳
C. 时间 -
诗人对李绅的情感是? A. 嫉妒
B. 钦佩
C.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沈在廷《睡起》 vs. 杜甫《春望》:两首诗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沈在廷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而杜甫则表现了时代的苦难与个人的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沈在廷研究》
- 《古典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