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

时间: 2025-01-10 22:46:34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意思解释

观潮

作者: 周密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白话文翻译

浙江的潮水,是世间绝佳的景观。从农历十五到十八日是最为壮观的时刻。当潮水从海门远远涌来时,初看如同银线,逐渐靠近时,宛如天际的雪山和白玉城,伴随着如雷霆般的巨响,震撼四方,吞没天空,气势极其雄壮。正如杨诚斋所言,海浪好似银色的城郭,江水横流如同玉带。每年,京城的官员会来到浙江亭,检阅数百艘水军,船只分列两岸,随后如潮水般奔腾而来,形成五阵之势,水面上还有骑乘者舞刀弄枪,如同在平地上行走。突然间,烟雾四起,人物模糊不清,水声轰鸣,犹如崩山之声。烟消云散后,只剩下一只没有踪迹的船,敌船被火焚烧,随波漂流。吴地的水手数百,披发文身,手持大彩旗,争相迎接潮水,身处万丈波涛之中,腾跃变化,而旗尾却丝毫不沾湿,以此自夸技艺高超。从江岸到十余里外,珠翠绚丽,车马如织,食物繁多,且租赁观幕,虽席地而坐也没有空隙。

注释

  • 浙江之潮:指浙江省的潮水,尤以钱塘江的潮水最为著名。
  • 既望:指农历十五日。
  • 玉城雪岭:比喻潮水涌来时的壮观景象,如同天边的雪山和玉石城堡。
  • 震撼激射:形容潮水的巨大声势和冲击力。
  • 吴儿:指吴地的水手,通常指浙江一带的水上民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密(1230年-1299年),字公谨,号梦窗,宋代词人及历史学家,著有《东周列国志》等。其诗词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豪情壮志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处于外敌入侵的压力之下,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描写潮水的壮观,寄托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注与期盼。

诗歌鉴赏

《观潮》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现象的诗,更是通过对潮水的细腻观察,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诗中描绘的潮水从远及近,形成如银线般的画面,接着又如玉城雪岭般的震撼,展现了潮水的壮观与力量。作者通过声、色、形的叠加,和对水军检阅场面的细致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动感的场景。潮水的到来,似乎在象征着一种自然的力量,带给人们震撼和思考,暗示着人生的起伏和波动。同时,诗中提到的水手们奋勇争先、旗帜飘扬的场景,增强了诗的动感,体现了人们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勇敢与无畏。整首诗在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中,融入了情感的流动与变化,使得《观潮》成为古人的经典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开篇点出主题,强调浙江潮水的壮丽。
  •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说明潮水最盛的时间段。
  •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描绘潮水初现的美丽景象。
  • “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用声音的震撼来描绘潮水的气势。
  • “倏尔黄烟四起…”:描述潮水激起的烟雾,使场景更加生动。

修辞手法:

  • 比喻:把潮水比作“银线”、“玉城雪岭”,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潮水的“震撼激射”赋予了其生动的形象。
  • 对仗:诗句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潮水的壮丽和激烈,对自然的敬畏与欣赏,同时反映出人们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勇气与斗志,表达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潮水: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起伏。
  • 银线、玉城雪岭:象征美丽与壮丽的景象。
  • 水军、旗帜:象征着人们的勇敢与奋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观潮》中的“浙江之潮”指的是哪个地方的潮水?

    • A. 长江
    • B. 黄河
    • C. 钱塘江
    • D. 南海
  2. 诗中提到的“吴儿”是指哪个地区的人?

    • A. 广东
    • B. 浙江
    • C. 福建
    • D. 江苏

答案

  1. C. 钱塘江
  2. B. 浙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滕王阁序》- 王勃
  • 《江雪》- 柳宗元

诗词对比:

  • 王勃的《滕王阁序》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着重于诗人的情感与历史感。
  • 柳宗元的《江雪》则通过孤独的渔翁,表现出对自然的沉思与人生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诗句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下一句是什么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上一句是什么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下一句是什么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上一句是什么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下一句是什么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上一句是什么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下一句是什么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上一句是什么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下一句是什么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上一句是什么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下一句是什么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上一句是什么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下一句是什么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上一句是什么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下一句是什么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上一句是什么

浙江之潮,下一句是什么

天下之伟观也。上一句是什么

天下之伟观也。下一句是什么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上一句是什么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下一句是什么

方其远出海门,上一句是什么

方其远出海门,下一句是什么

仅如银线;既而渐近,上一句是什么

仅如银线;既而渐近,下一句是什么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上一句是什么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下一句是什么

大声如雷霆,上一句是什么

大声如雷霆,下一句是什么

震撼激射,上一句是什么

震撼激射,下一句是什么

吞天沃日,上一句是什么

吞天沃日,下一句是什么

势极雄豪。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