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垂柳庄前夕照寒,
早潮落尽暮潮宽。
春宫小说红毡上,
侬爱钟山雨后看。
白话文翻译:
在垂柳的村庄前,傍晚的阳光显得有些寒冷;
早晨的潮水已退去,傍晚的潮水却显得宽阔。
春宫的小说在红色的毯子上,
我最喜欢在雨后的钟山观赏景色。
注释:
字词注释:
- 垂柳:指垂柳树,象征柔美与温柔。
- 庄前:指村庄的前面。
- 夕照:傍晚的阳光。
- 潮:指江河湖泊的水位变化。
- 春宫小说:古代描写春宫情景的文学作品,多指情色作品。
- 侬:我,古代常用的自称。
- 钟山:位于南京,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典故解析:
- 春宫:春宫图和春宫小说是古代流行的文化形式,通常涉及爱情和性。
- 钟山:钟山又称紫金山,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山,著名的景点包括中山陵和明孝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绍凯(约1715—1770),清代诗人,擅长描写风景与人情。其作品多体现了清代文人的细腻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繁荣的时期,诗人常常通过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秦淮竹枝词 其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情感的表达。诗的首联通过“垂柳”和“夕照”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寒意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柳树的细腻与傍晚的阳光相互映衬,展现了一种柔和的美感。
第二联描绘了潮水的变迁,早潮与暮潮的对比,象征着生活中的变幻无常,给人以思考人生的深意。潮水的退去与回归,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
第三联提及“春宫小说”,将诗人与文化相结合,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风气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此处提及的红毡,暗示了一种奢华与享受的生活方式,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体验。
最后一句“侬爱钟山雨后看”,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向往与热爱,钟山的美景在雨后显得格外迷人,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在渗透着对生活的感悟,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垂柳庄前夕照寒:描绘了傍晚时分,柳树在夕阳下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清冷的感觉。
- 早潮落尽暮潮宽:通过潮水的变化,呈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化。
- 春宫小说红毡上:提到春宫小说,暗示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繁荣与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侬爱钟山雨后看:表达了诗人对钟山雨后景色的喜爱,展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首联与次联形成的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夕照和潮水的描写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垂柳:象征柔情与思念。
- 夕照: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潮水:象征变化与循环。
- 春宫小说:代表当时社会文化的丰富与复杂。
- 钟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垂柳”象征什么?
- A. 坚强
- B. 柔美
- C. 高大
- D. 粗糙
-
“早潮落尽暮潮宽”中的“潮”指的是?
- A. 海洋
- B. 河流
- C. 江河的水位变化
- D. 雨水
-
诗人最喜欢在雨后的哪个地方观看风景?
- A. 长江
- B. 钟山
- C. 泰山
- D. 黄山
答案:
- B. 柔美
- C. 江河的水位变化
- B. 钟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口》 - 李白
- 《春晓》 - 孟浩然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多体现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杜绍凯的作品更注重个人情感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杜甫则更加关注社会与历史的沉思。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文学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相关诗人及其作品介绍。
- 《古诗词赏析》 - 古诗词的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