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张道古》

时间: 2025-01-11 04:56:10

曾陈章疏忤昭皇,扑落西南事可伤。

岂使谏臣终屈辱,

直疑天道恶忠良。

生前卖卜居三蜀,死后驰名遍大唐。

谁是后来修史者,言君力死正颓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哭张道古》
作者: 郑遨 〔唐代〕

曾陈章疏忤昭皇,
扑落西南事可伤。
岂使谏臣终屈辱,
直疑天道恶忠良。
生前卖卜居三蜀,
死后驰名遍大唐。
谁是后来修史者,
言君力死正颓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张道古的哀悼。张道古曾上奏章劝谏皇帝,但却遭到皇帝的忤逆,最终丧生于西南战事之中。难道谏言的臣子就应当屈辱自贬吗?我不禁怀疑这是天道对忠良之士的恶意。在生前,张道古以卜卦为生,居住在三蜀;而在死后,他的名声却传遍整个大唐。后来修史的人又是谁呢?他们所言的皇帝力害死忠臣,正是对当时颓废纲纪的真实写照。

注释:

  • 曾陈: 曾经呈上。
  • 章疏: 上奏的奏章。
  • : 违逆,触犯。
  • 昭皇: 指唐朝的皇帝。
  • 岂使: 难道让。
  • 屈辱: 屈从于羞辱。
  • 天道: 天意,天理。
  • 卖卜: 以卜卦为生,进行占卜。
  • 三蜀: 指四川一带的地区。
  • 驰名: 名声远扬。
  • 修史者: 修史的人,指后来的史官。
  • 言君力死: 说是皇帝的力量致使忠臣死亡。
  • 颓纲: 指当时的政治纲纪衰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遨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他在仕途上经历了一些坎坷,常常对社会的不公和政治腐败表示愤慨。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的密切关系。

创作背景:

《哭张道古》是在张道古遭遇皇权压制和战乱后而作,表达了作者对忠臣悲惨命运的同情与愤怒,折射出唐代政治的黑暗和对忠良之士的不公。

诗歌鉴赏:

《哭张道古》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深刻思考的诗作。诗中以张道古为中心,表达了作者对忠臣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强烈不满和悲痛。开头两句“曾陈章疏忤昭皇,扑落西南事可伤。”直接点出张道古的遭遇,他的忠告被皇帝拒绝,最终导致了不幸的结局。这不仅仅是对张道古个人命运的哀悼,更是对整个社会、政治环境的深刻反思。

从“岂使谏臣终屈辱,直疑天道恶忠良。”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政治状况的无奈与愤怒,质疑天道为何对忠良之士如此残酷。这样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深处对社会的不平和对忠臣的钦佩。

后半部分描述张道古生前的卜卦生活与死后的声名,体现出一种对物质与精神的反思。一个忠臣的死,竟然让他的名声传遍大唐,似乎在讽刺当时的政治。最后一句“言君力死正颓纲。”则是对历史的警示,揭示了忠良之士在政治斗争中常常成为牺牲品的悲剧。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张道古的哀悼,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作者对忠诚与正义的呼唤,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曾陈章疏忤昭皇: 张道古曾经上奏劝谏,但遭到皇帝的违逆。
  2. 扑落西南事可伤: 形容西南战事的悲惨,意味着忠臣因战乱而死,令人痛心。
  3. 岂使谏臣终屈辱: 不应让忠诚的谏臣屈从于屈辱。
  4. 直疑天道恶忠良: 难道真的是天意要残害忠良之士?
  5. 生前卖卜居三蜀: 张道古生前以卜卦为业,生活在三蜀地区。
  6. 死后驰名遍大唐: 他去世后,名声却传遍了整个大唐。
  7. 谁是后来修史者: 后来的史官是谁?
  8. 言君力死正颓纲: 他们所说的皇帝的权力使忠臣死去,正是对当时政治衰败的真实写照。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生前卖卜居三蜀,死后驰名遍大唐”,形成鲜明的对比。
  • 反问: 通过反问“岂使谏臣终屈辱”,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体现了作者的愤慨。
  • 象征: 张道古的死象征着忠臣在权力面前的无奈与悲惨,反映了社会对忠良之士的不公。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忠臣张道古的哀悼,表达了对忠诚与正义的呼唤,同时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忠良之士的压迫与无情。作者通过对张道古命运的描绘,反映出对政治腐败的控诉和对忠臣命运的深切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章疏: 代表忠诚的劝谏与直言。
  • 西南事: 象征战争与动乱的无情。
  • 谏臣: 代表忠良之士,忠诚的声音。
  • 天道: 象征自然法则与天意,质疑其公正性。
  • 三蜀: 代表张道古的生前与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哭张道古》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郑遨
    • C)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西南事”主要指的是哪种事件?

    • A) 经济贸易
    • B) 战争
    • C) 文化交流
  3. 诗中对忠臣的态度是?

    • A) 忽视
    • B) 赞美与哀悼
    • C) 讽刺

答案:

  1. B) 郑遨
  2. B) 战争
  3. B) 赞美与哀悼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兵车行》:同样反映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 白居易的《琵琶行》: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对比郑遨的《哭张道古》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国家动乱与忠臣命运的关切,但郑遨更侧重于个体忠臣的悲剧,而杜甫则更宏观地描绘了国家的衰败与百姓的苦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