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烧松明火》
时间: 2025-01-22 14:49: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岁暮风雨交,客舍凄薄寒。
夜烧松明火,照室红龙鸾。
快焰初煌煌,碧烟稍团团。
幽人忽富贵,繐帐芬椒兰。
珠煤缀屋梢,香氵诣音诣,松沥也。
出本草注。流铜盘。
坐看十八公,俯仰灰烬残。
齐奴朝爨蜡,莱公夜长叹。
海康无此物,烛尽更未阑。
白话文翻译:
在岁末的风雨交加之时,客栈里显得格外寒冷凄清。夜里点燃松明火,照亮了室内如红龙般的光辉。火焰刚刚燃起,烟雾也慢慢弥漫。一个隐居的人,忽然之间富贵,华丽的帐幕中弥漫着椒兰的芬芳。珠煤装点了屋檐,香气四溢。坐着欣赏这温馨的场景,俯视灰烬的残留。齐奴早晨点蜡,莱公夜晚长叹。海中无此物,烛火将尽,却仍未到尽头。
注释:
- 岁暮:岁末,指一年结束的时候。
- 松明火:用松木制作的火把,通常用来照明。
- 红龙鸾:形容火光的绚丽,像红色的龙和凤凰一样。
- 幽人:隐士,指远离尘世的人。
- 繐帐:华丽的帐幕,通常用于富贵人家。
- 椒兰:一种香草,象征着富贵和美好。
- 珠煤:一种珍贵的煤,形容火焰的美丽和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以其旷达的性格和深厚的才华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以诗词和散文见长。其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社会现实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夜烧松明火》写于北宋时期,正值苏轼经历政治波折以及个人生活困顿之时,诗中表现出对富贵生活的向往和对平静生活的追求,透露出对世事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夜烧松明火》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诗作,诗人在岁末时分,风雨交加的夜晚中,点燃松明火,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孤独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火焰、烟雾、香气等细腻描写,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心境。诗中“幽人忽富贵”的转折,揭示了隐士对世俗富贵的渴望,然而“海康无此物”又流露出对尘世名利的淡然。在描写火焰的煌煌和碧烟的团团时,诗人不仅传达了温暖的情感,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岁暮风雨交:描绘了岁末的寒冷与风雨交加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客舍凄薄寒:客栈显得空荡且寒冷,突显诗人孤独的情感。
- 夜烧松明火:火把的燃烧带来了温暖和光明,象征着希望。
- 照室红龙鸾:火光如龙般耀眼,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 快焰初煌煌:火焰燃起,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碧烟稍团团:烟雾缭绕,如同梦境般美好。
- 幽人忽富贵:隐士突然感受到富贵的滋味,反映了内心的渴求。
- 繐帐芬椒兰:华丽的帐幕中弥漫着香气,象征着富贵和美好生活。
- 珠煤缀屋梢:装点屋檐的珠煤,象征着生活的奢华。
- 香氵诣音诣,松沥也:香气四溢,令人陶醉,暗喻隐士的生活。
- 坐看十八公:坐下欣赏,暗指对生活的感悟。
- 俯仰灰烬残:俯视灰烬,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 齐奴朝爨蜡:齐奴指煮饭的仆人,描绘了日常生活的场景。
- 莱公夜长叹:莱公的叹息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慨。
- 海康无此物:暗指世间无常和虚幻。
- 烛尽更未阑:烛火将尽,象征着生命的尽头,却未真正结束。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红龙鸾”)、拟人(如“幽人忽富贵”)、对仗(如“岁暮风雨交”与“客舍凄薄寒”)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写岁末的寒冷与火光的温暖,探讨了隐士对富贵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然,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体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明火:象征温暖和希望。
- 碧烟:象征梦幻与美好。
- 珠煤:象征奢华与珍贵。
- 灰烬:象征生命的无常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岁暮”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珠煤缀屋梢”中的“珠煤”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奢华
- C. 忍耐
- D. 忧愁
-
诗中“幽人忽富贵”反映了什么情感?
- A. 对金钱的渴求
- B. 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C. 对名利的无所谓
- D. 对生活的绝望
答案:
- D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但苏轼的诗更偏向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杜甫则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苏轼传》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