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顿起二首》
时间: 2025-01-11 04:50:41意思解释
次韵答顿起二首
作者: 苏轼 〔宋代〕
原文展示:
挽袖推腰踏破绅,旧闻携手上天门。
相逢应觉声容似,欲话先惊岁月奔。
新学已皆従许子,诸生犹自畏何蕃。
殿庐直宿真如梦,犹记忧时策万言。
顿君及第时,余为殿试编排官,见其答策语颇直。其后与子由试举人西京,既罢,同登嵩山绝顶。尝见其唱酬诗十余首,顿诗中及之。
十二东秦比汉京,去年古寺共题名。
去岁见之于青州。早衰怪我遽如许,苦学怜君太瘦生。
茅屋拟归田二顷,金丹终扫雪千径。
何人更似苏司业。和遍新诗满洛城。
白话文翻译:
挽起袖子,推开腰带,踏破绅士的规矩,听说你我曾携手一起走上天门。相逢时,想必会觉得声容相似,想要交谈却先惊讶岁月的流逝。新学问已经全都跟随许子(许衡),而众生仍然畏惧何蕃(何绍基)。殿堂里过夜就如同梦境,仍记得忧虑时写下的万言策。顿君在及第时,我作为殿试的编排官,看到他的答策言辞直率。后来与子由一起去西京参加举人考试,考试结束后,我们共同登上嵩山绝顶。曾见他唱和的诗十余首,顿的诗中也有提及。
东秦的十二个州比汉京更为繁华,去年在古寺一起题名。去年来青州见过他,见到他早衰,怪我如今天下如此。苦学使我怜惜你太过瘦弱。
我打算归田二顷(指田地),金丹终将扫去千条雪路。
谁能像苏司业那样,和遍新诗满洛城。
注释:
字词注释:
- 挽袖:挽起衣袖。
- 推腰踏破绅:形容打破传统的礼节。
- 天门:指天界或理想的境界。
- 声容似:声音和容貌相似。
- 应觉:应该会感到。
- 诸生:指学生们。
- 殿庐:指宫殿或高雅的居所。
- 万言:大量的文字或策略。
典故解析:
- 许子:指宋代学者许衡,以其学问著称。
- 何蕃:指何绍基,是当时著名的学者。
- 嵩山:五岳之一,象征高远的理想和追求。
- 金丹:指道教的炼丹术,象征求仙问道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和书法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风格豪放洒脱、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是苏轼对友人顿起的应答,表达了对友人取得学业成就的祝贺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次韵答顿起二首》通过对友谊的描绘,展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以“挽袖推腰踏破绅”开篇,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岁月的流逝中对传统礼节的打破,暗示了个体对社会规范的反思。在“相逢应觉声容似”中,苏轼表达了对友人相逢时的亲切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随着诗句的发展,苏轼回忆起与友人共同走过的岁月,既有欢愉的相聚,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对人生、友谊和理想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的许多典故和历史背景使得作品更具层次感,读者在欣赏诗歌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挽袖推腰踏破绅:表现出一种轻松和不拘一格的态度。
- 旧闻携手上天门:回忆与友人一起走过的理想之路。
- 相逢应觉声容似:强调友人之间的默契和相似。
- 欲话先惊岁月奔:感叹时间的飞逝,让人难以开口。
- 新学已皆従许子:提到许衡的学说,说明新学已被广泛接受。
- 诸生犹自畏何蕃:反映出对传统学术权威的敬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梦境,表现出对现实的思考。
- 对仗:如“挽袖推腰”和“携手上天”,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岁月奔”表达时间的无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友谊、人生的流逝和理想追求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的祝贺与关怀,同时也对生命的短暂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感到深切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门:象征理想与追求。
- 岁月:象征时间的流逝。
- 殿庐:象征高雅的生活方式。
- 金丹:象征追求长生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挽袖推腰踏破绅”中,“挽袖”意指: A. 起身
B. 轻松
C. 休息
答案:A -
“相逢应觉声容似”中,“声容”指的是什么? A. 朋友的声音和容貌
B. 诗的音韵
C. 自然的声音
答案:A -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新学”是指: A. 传统教育
B. 许衡的学说
C. 道教文化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探讨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
- 李白《将进酒》:展现了对友谊和人生的豪情。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诗风:苏轼的诗更具沉稳和思考,李白则显得更加奔放与豪放。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