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俞节推(汝尚之子,汝尚字退翁)》
时间: 2025-01-26 01:49: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俞节推(汝尚之子,汝尚字退翁)
吴兴有君子,淡如朱丝琴。
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遗音。
嗟余与夫子,相避如辰参。
退翁官于蜀,余在京师,
余归而退翁去。
及余官于吴兴,则退翁亡矣。
犹喜见诸郎,窈然清且深。
异时多良士,末路丧初心。
我生不有命,其肯枉尺寻。
白话文翻译
在吴兴有位君子,品德如同那清淡的朱丝琴。
他的一声歌唱,令人感叹不已,至今仍留有余音。
我与您相遇时,却如同星辰相避。
退翁在蜀任官,而我则在京师。
我回家时,退翁却已离去。
等我在吴兴任官时,退翁也已去世。
我仍然高兴见到您,清幽而深远的气质。
往日有许多良士,如今却在末路中失去了初心。
我这一生本就没有命,怎么还肯白白浪费一尺的寻常。
注释
- 吴兴:古地名,在今浙江省湖州市。
-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 朱丝琴:一种古代乐器,形容清淡高雅。
- 三太息:指深长的叹息,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惋惜。
- 辰参:比喻星辰的相互避让,形容人际间的疏离。
- 退翁:指俞节推,诗中提到的友人,寓意深远。
- 良士:指品德良好的人。
- 初心:指最初的心志或追求。
- 尺寻:古代度量单位,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广泛而深刻,既有豪放洒脱的风格,也有细腻而深沉的情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创作背景
《送俞节推》是苏轼在与朋友俞节推分别时写的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状态与心境,体现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送俞节推》这首诗通过对君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切的怀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诗的开头以“吴兴有君子,淡如朱丝琴”引出对友人俞节推的赞美,朱丝琴的清淡比喻不仅表现出君子的高雅品德,还暗示了其性情的淡泊名利。接着“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遗音”则突显了君子一生的影响力,尽管离去,但其遗留下来的音韵仍在耳边回响,令人唏嘘不已。
诗中“嗟余与夫子,相避如辰参”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无奈,似乎暗示着作者与友人之间的缘分未能尽如人意。随着诗句推进,作者描绘出自己与退翁的相遇与别离,折射出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犹喜见诸郎,窈然清且深”表达了作者尽管失去了一位知己,但仍感受到与友人间清幽深厚的情谊,令人倍感珍惜。
最后两句反映了苏轼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异时多良士,末路丧初心”感慨良士纷纷离去,时代的变迁使得许多人的初心丧失。“我生不有命,其肯枉尺寻”则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无奈与对于追求意义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让人感受到深沉的友谊与对人生的深刻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吴兴有君子,淡如朱丝琴:在吴兴有位品德高尚的君子,他的气质如同那清淡的朱丝琴,寓意其人清雅脱俗。
- 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遗音:他的一声歌唱引起人们的深叹,至今仍能听到那淡淡的余音,说明其影响深远。
- 嗟余与夫子,相避如辰参:我与您相遇时,彼此犹如星辰间的避让,暗示着彼此的疏离。
- 退翁官于蜀,余在京师:退翁在蜀地任官,而我却在京城。
- 余归而退翁去:我归来时,退翁却已离去。
- 及余官于吴兴,则退翁亡矣:等我在吴兴任官时,退翁也已去世。
- 犹喜见诸郎,窈然清且深:我仍高兴能见到您,您给人一种清幽而深远的感觉。
- 异时多良士,末路丧初心:往日有许多优秀的人,如今却在困境中失去了初心。
- 我生不有命,其肯枉尺寻:我这一生本就没有命,怎会白白浪费一尺的生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君子的品德比作“朱丝琴”,增添了诗句的韵味。
- 对仗:如“相避如辰参”与“余归而退翁去”,增强了诗的对称美。
- 拟人:通过“遗音”让音乐具有人性,传达出情感的延续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回忆与友人的交往,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在描绘君子清雅品德的同时,也表现了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思考,情感真挚,意蕴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君子:象征高尚的品德与理想。
- 朱丝琴:代表艺术与优雅。
- 辰参: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缘分的疏离。
- 良士:象征理想的人格与信念。
- 初心:象征追求的理想与信仰。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对人生、友谊与理想的深刻思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吴兴有君子”中的“君子”指的是什么?
- A. 君主
- B. 品德高尚的人
- C. 武士
-
诗中“朱丝琴”用来比喻什么?
- A. 君子的品德
- B. 一种乐器
- C. 忧伤的情绪
-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B. 对艺术的赞美
- C. 对政治的批判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花卿》(杜甫):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珍视。
- 《离骚》(屈原):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情感深沉。
诗词对比
- 《送友人》(李白):李白的送别诗同样表达了友情的深厚,但风格更为豪放,情感更为奔放。
- 《夜泊牛津》(王安石):虽然主题相似,但王安石的风格更为沉稳内敛。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表达友情与人生的主题时,所用的情感基调和艺术手法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