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送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26 03:19:06

馀刃西屠横海鲲,应余诗谶是游魂。

归来趁别陶弘景,看挂衣冠神武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送二首 其二
苏轼

馀刃西屠横海鲲,
应余诗谶是游魂。
归来趁别陶弘景,
看挂衣冠神武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借用鲲鹏的形象和陶弘景的典故,抒发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诗中提到“游魂”象征着追寻梦想,最后则回到现实中,目睹神武门的景象,感受到历史的沧桑。

注释

  • 馀刃:余下的锋利之刃,象征着力量或威严。
  • 西屠:指西方的屠杀,或可理解为对海中鲲的威胁。
  • :传说中的大鱼,能化为鸟,象征着自由与远大理想。
  • 陶弘景:东晋著名道士,因其著作《本草纲目》而著称,代表着追求理想的精神。
  • 神武门:古代皇城的大门,象征着权力与历史的沉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其一生经历了政治风波,作品广泛,涵盖诗、词、散文等。苏轼的诗词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苏轼被贬期间,内心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身理想的追寻交织在一起,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苏轼的《再送二首 其二》展现了他特有的豪放与细腻。开篇以“馀刃西屠横海鲲”点明了外界的威胁与挑战,鲲的形象不仅是对理想的追求,也暗示了对现实的反思。接着“应余诗谶是游魂”,将诗人与游魂相连,暗示着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徘徊与挣扎。最后两句“归来趁别陶弘景,看挂衣冠神武门”,则是将理想的追寻与现实的限制紧密结合,陶弘景代表着一种理想,而神武门则是现实的象征。整体而言,诗中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感慨,情感丰富且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馀刃西屠横海鲲:诗人以鲲的形象开篇,象征着他对理想的追求,然而“西屠”暗示了外界的威胁。
  2. 应余诗谶是游魂:诗人自觉像游魂一样在追寻梦想与现实之间徘徊,表达内心的孤独感。
  3. 归来趁别陶弘景:提到陶弘景,暗示着理想的追寻。
  4. 看挂衣冠神武门:最后的现实景象,表达了对权力与历史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鲲比喻理想的追求。
  • 对仗:如“应余诗谶是游魂”与“看挂衣冠神武门”展示了对比。
  • 象征:神武门象征现实的束缚。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鲲与神武门的对比,揭示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梦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 :象征着自由与理想,寓意追求与希望。
  • 游魂:象征着对理想的追寻与迷失。
  • 陶弘景:代表着追求理想的精神。
  • 神武门:象征权力与历史的沉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馀刃”指的是什么?

    • A. 剩下的锋利之刃
    • B. 一种工具
    • C. 一种情感
    • D. 一种食物
  2. “陶弘景”是哪一时期的人物?

    • A. 汉代
    • B. 唐代
    • C. 东晋
    • D. 宋代
  3. 诗中提到的“神武门”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理想
    • C. 权力与历史
    • D. 友情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与苏轼:李白的豪放与苏轼的豪放中都有对理想的追求,但李白更多的是对自由的渴望,而苏轼则融合了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苏轼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