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喻》
时间: 2025-01-26 04:10:47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
”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樾,以为日也。
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槃与烛也。
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
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
”何谓致?
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
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浮没矣,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经术取士,士求道而不务学。
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日喻》
作者:苏轼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樾,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槃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浮没矣,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经术取士,士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白话文翻译
《日喻》
有些人天生眼睛不好,看不见太阳,问那些能看见的人。有的人告诉他们,太阳的形状像一个铜盘,敲打铜盘就能听到声音,后来听到钟声,以为那就是太阳。还有人告诉他们,太阳的光像蜡烛,摸蜡烛就能知道它的形状,后来在树荫下揣测,以为那就是太阳。太阳和钟的声音也是相隔甚远,而那些看不见的人不知道它们的不同,因为他们从未见过就向别人询问。道理之难以见到比太阳还要难,而人没有领悟,也没有什么不同于那些看不见的人。明白道理的人告诉他们,尽管有巧妙的比喻和良好的引导,也无法超过铜盘和蜡烛。因此,世上谈论道理的人,有的依据他们所见而命名,有的则是没有见过而进行推测,都是求道的错误。那么,最终道理是否不可求呢?苏子说道理可以得到但不可求,何谓得到?孙武说善于打仗的人是让人来,而不是自己去迎合。子夏说工匠在作坊里以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学习以达到他们的道理。若不去求而自然而然来,这就是得到吗?南方人很多,太阳和水在一起,七岁能渡水,十岁能漂浮,十五岁能潜水了。潜水者岂是偶然?必定会有水的道理可得。太阳与水在一起,若是十五岁得到了道理,却不识水,那么即使壮年,见了船也会害怕。因此北方的勇者,向南方人询问,求得他们如何漂浮和潜水,结果试水而沉没的也不少。因此所有不学习而急于求道的人,都是北方的沉没者。以前以声律取士,士人杂学却不志于道,今以经术取士,士人求道而不务于学。渤海的吴君彦律,有志于学的人,正向礼部求举,作此《日喻》以告之。
注释
- 眇:眼睛看不见,形容视力极差。
- 铜盘:指太阳的形状,暗喻其圆。
- 槃:古代的一种器具,用于盛食物。
- 道:指的是哲学、真理、人生的道理。
- 善战者:指擅长打仗的人。
- 君子:指有德行的人。
典故解析
- 孙武:春秋时期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提到善于将领的战术。
- 子夏:古代儒家学者,以道德伦理为主。
- 声律: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评判标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词均有很高的成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苏轼遭遇政治挫折后,表现他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以及对道理的探求与理解。
诗歌鉴赏
《日喻》通过对“日”的比喻,深刻探讨了“道”的本质与可得性。诗中提到的“眇者”象征那些因无知而无法领悟真理的人,他们以偏概全,试图用有限的经验去理解无穷的真理。苏轼用铜盘和蜡烛的比喻,表明人们对“道”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且各自的理解未必相同。
在诗中,苏轼对道的认识更为深刻,他认为道理是可以“致”而非“求”的。这里的“致”不仅仅是达到的意思,更是指向一种自然的、内在的领悟。通过对南北方人对待道理的态度的对比,苏轼指出了不学无术的求道者常常难以获得真正的智慧。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道理的哲学思考,更是对学习态度的深刻反思,揭示了认知的局限与智慧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生而眇者不识日:生来眼睛不好的人看不见太阳。
- 问之有目者:他们向看得见的人询问。
- 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有人告诉他们太阳的形状像铜盘。
- 扣槃而得其声:敲打铜盘就能听到声音。
- 他日闻钟,以为日也:后来听到钟声,以为那就是太阳。
-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有人告诉他们,太阳的光像蜡烛。
- 扪烛而得其形:摸蜡烛就能知道它的形状。
- 他日揣樾,以为日也:后来在树荫下揣测,以为那就是太阳。
- 日之与钟龠亦远矣:太阳和钟的声音也是远的。
- 而眇者不知其异:而那些看不见的人不知道它们的不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太阳比作铜盘和蜡烛,形象地表现出人们对道理的误解。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道理的难以求得。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道理的深刻思考,强调了经验的局限性与对智慧的追求,提醒人们在求道的过程中应当学习与领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阳:象征真理与智慧。
- 铜盘、蜡烛:象征有限的认知与经验。
- 渡水、漂浮:象征人生的智慧与通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轼在《日喻》中用哪两种事物比喻太阳?
- A. 铜盘与蜡烛
- B. 月亮与星星
- C. 水与火
- D. 风与云
-
诗中提到的“眇者”指的是:
- A. 视力不好的人
- B. 学识渊博的人
- C. 有勇气的人
- D. 善于思考的人
-
苏轼认为道理是:
- A. 可以求得的
- B. 可以致而不可求
- C. 难以理解的
- D. 不可知的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道德经》:老子对道的探讨。
- 《庄子》:庄子通过寓言表达对道的理解。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探讨对自然现象的感悟,但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王维《山居秋暝》:强调自然的宁静与人心的和谐,反映出另一种对道的理解。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
- 《道教与道德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