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其三》

时间: 2025-01-11 14:55:54

江上绿杨芳草。

想见故园春好。

一树海棠花,昨夜梦魂飞绕。

惊晓。

惊晓。

窗外一声啼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 其三
作者: 吴潜 〔宋代〕

江上绿杨芳草。
想见故园春好。
一树海棠花,
昨夜梦魂飞绕。
惊晓。惊晓。
窗外一声啼鸟。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绿杨成荫,芳草遍地,
不禁想起故乡的春天是多么美好。
一树海棠花,
昨夜梦中我的魂魄在花间徘徊。
惊醒了,惊醒了,
窗外传来一声鸟鸣。

注释

  • 江上:在江边。
  • 绿杨:指绿意盎然的杨树。
  • 芳草:指芳香的草地。
  • 故园:自己的家乡。
  • 春好: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 海棠花:一种花,象征美丽和爱情。
  • 梦魂飞绕:指梦中回忆、思念的情形。
  • 惊晓:惊醒于清晨。
  • 啼鸟:鸟鸣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宋代诗人,字君谦,号景岑,出身于书香门第。吴潜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与田园景色,常融入个人情感,体现出浓厚的乡愁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是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如梦令 其三》是一首表达思乡情怀的词作。开篇描绘江边的绿杨和芳草,意象生动,给人以清新明丽的感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引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体现了人对家乡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是“一树海棠花,昨夜梦魂飞绕”一句,诗人在梦中徘徊于海棠花下,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对故乡的依恋与思念。接下来的“惊晓”,则是从梦中惊醒,带有一种恍惚与不舍。最后,窗外的鸟鸣声更是将梦与现实的界限模糊化,清晨的宁静中夹杂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感伤,给人以深思。

整首词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细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与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上绿杨芳草:江边绿意盎然,芳草如茵,展现自然的生机。
  • 想见故园春好:勾起对故乡春天美好的回忆。
  • 一树海棠花:海棠花象征美丽,表现对美的向往与怀念。
  • 昨夜梦魂飞绕:梦中思念故乡,情感深厚。
  • 惊晓:从梦中惊醒,表现出一种梦与现实的交错感。
  • 窗外一声啼鸟:鸟鸣声使人回到现实,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运用对仗手法,如“绿杨芳草”与“故园春好”形成对比。
  • 拟人:梦魂飞绕,赋予梦境以人的情感。
  • 意象:海棠花、啼鸟等意象交织,丰富了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故乡的怀念,表达了浓厚的乡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性与理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杨:象征生机与希望。
  • 芳草:象征生命的美好与自然的和谐。
  • 海棠花:象征爱情与美好回忆。
  • 啼鸟:象征清晨的宁静与生活的继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包括哪些?

    • A. 绿杨
    • B. 青山
    • C. 芳草
    • D. 海棠花
  2. 填空题:诗中“昨夜梦魂飞绕”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__

  3. 判断题:诗人表达的是对故乡春天的怀念。 (对/错)

答案

  1. A, C, D
  2. 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梦境与现实的交错。
  • 苏轼的《水调歌头》: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比较吴潜与李清照的作品,两者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清照的情感更显细腻,吴潜则描绘了更为生动的自然景象。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词鉴赏辞典》
  • 《吴潜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