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题汤节母杨太夫人“吟钗图”》
时间: 2025-01-27 03:18: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瑞鹤仙 题汤节母杨太夫人“吟钗图”
作者: 苏穆 〔清代〕
琼台凋鹤羽。念万种凄凉,小窗倦旅。
秋风无处所。折一枝钗玉,燕随秋去。
双飞俊侣。早碧化鲸飙鲎雨。
更间关千里征程,还恐旧巢难住。
凝伫。思亲一夜,掩泪相看,白云红树。
愁题秀句。清镜里,断肠谱。
羡轻裘叔子,朱弦彩笔,争识旧家风度。
忆春晖长似依依,膝前絮语。
白话文翻译:
在琼台的鹤羽已然凋零,心中充满了万种凄凉,在小窗前我显得疲倦。
秋风无处可去,折下一枝玉钗,燕子随秋而去。
双飞的俊侣,早已在碧空中化作鲸鱼与风雨。
更何况千里征途遥远,旧巢恐怕难以再住。
凝视着,思念亲人一夜,掩面泪流,与白云红树相对。
愁苦的情怀在秀句间流露,映在清镜中的,是断肠的谱曲。
羡慕轻裘的叔子,朱弦与彩笔,争相识得旧时风度。
回忆春光如同依依不舍,膝前细语温暖如昔。
注释:
- 琼台: 仙境或高洁之地,象征美好而又遥不可及的事物。
- 凋鹤羽: 形容鹤的羽毛凋零,暗示衰败与离别。
- 折一枝钗玉: 折下玉钗,表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 双飞俊侣: 比喻一对恩爱之人。
- 间关千里征程: 形容漫长而遥远的旅途。
- 羡轻裘叔子: 赞羡年轻有为的后辈,轻裘指轻薄的衣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穆,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丰富的情感著称,擅长描写离别、思乡等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时节,诗人因思念亲人而感到孤独,抒发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瑞鹤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对亲情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以“琼台凋鹤羽”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仿佛时光的流逝带走了美好的事物。接着,诗人以“秋风无处所”、“燕随秋去”描绘了秋天的孤寂,象征着离别的无奈。诗中提到的“双飞俊侣”,不仅可看作对昔日恋情的怀念,也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层层递进,最后以“忆春晖长似依依,膝前絮语”结束,带给读者一种温暖而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情感。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思念与感伤,同时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琼台凋鹤羽: 表达了美好的事物已经逝去,隐喻人生的无常。
- 念万种凄凉,小窗倦旅: 表达了对过往的种种思念,和心灵的疲惫。
- 秋风无处所: 秋风无情,象征着孤独与无依无靠。
- 折一枝钗玉: 代表对美好记忆的留念与追寻。
- 更间关千里征程: 形容漫长的旅途,暗示人生道路的艰辛。
- 思亲一夜,掩泪相看: 通过这一句突显亲情的深厚和离别的痛苦。
修辞手法:
- 比喻: “琼台”与“凋鹤羽”的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悲凉。
- 拟人: 秋风被赋予无处可去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白云红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对亲情的思念、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琼台: 代表理想与美好。
- 鹤羽: 象征纯洁与高洁。
- 秋风: 传达孤独与离别的情感。
- 钗玉: 代表珍贵的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琼台”象征什么?
- A. 亲情
- B. 理想与美好
- C. 离别
- 答案: B
-
“秋风无处所”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兴奋
- 答案: B
-
诗中“羡轻裘叔子”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 A. 对年轻人的羡慕
- B. 对朋友的思念
- C. 对往日时光的怀念
-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主题相似,均表现了对过往的回忆与思念。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同样涉及离别与思乡的情感。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与苏穆的《瑞鹤仙》,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前者更加强调了人生哲理,而后者则更着重于情感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提供清代诗人的作品与分析。
- 《古诗词鉴赏指南》: 介绍古诗词的鉴赏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