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同前)》
时间: 2025-04-28 20:50: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香子(同前)
作者: 晁补之 〔宋代〕
归鸟翩翩,楼上黄昏。
黯天气残照余痕。
曲栏干里,有个愁人。
向不言中,千载事,一年春。
春来似客,春归如云,
付楼前行路双轮。
倾江变酒,举斛为尊,
断浮生外,愁千丈,不关身。
白话文翻译:
归来的鸟儿轻盈地飞舞,黄昏时分坐在楼上。
黯淡的天空,残存的余晖映照着大地。
在曲折的栏杆旁,站着一个愁苦的人。
他默默无言,似乎在思索千年的往事,只在这一年春天。
春天像客人般来到,又如云彩般离去,
只留下一双轮子,行驶在楼前的道路上。
江水倾倒成酒,举起酒樽来庆贺,
但这浮生的外表,却有千丈的愁苦,与你无关。
注释:
- 翩翩:轻盈地飞舞,形容鸟儿飞得轻快。
- 黄昏:日落时分,光线逐渐暗淡的时刻。
- 残照:日落后的余光,形容光线的微弱。
- 曲栏干:弯曲的栏杆,指楼上的护栏。
- 愁人:忧愁的人,表达了诗人的心境。
- 千载事:千年间经历的事情,暗示历史的沧桑。
- 春来似客,春归如云:春天的到来如同客人,去得快,留不住。
- 倾江变酒:将江水比作酒,表现豪放的情怀。
- 断浮生外,愁千丈:浮生的外表下,隐藏着无尽的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约1050-1120),字士衡,号放翁,南宋词人,以其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人生感悟和离愁别绪,风格清丽而有深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代,正值动荡的社会背景中,诗人通过对黄昏、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过往的追忆,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愁苦与思索。
诗歌鉴赏:
《行香子(同前)》是一首描写黄昏时分的词作,诗人在优美的自然景象中,抒发了内心的忧愁与孤独。开头的“归鸟翩翩”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黄昏,鸟儿归巢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暖和安宁。然而,接下来的“楼上黄昏”和“黯天气残照余痕”却让这种安宁变得黯淡。黄昏的美丽背后,隐藏着诗人内心的愁苦。
“曲栏干里,有个愁人”,揭示了诗人的孤独,愁苦的情绪在字里行间流淌。诗人似乎在思索着千年的历史,感叹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春天的来去如客,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但又让人感受到一丝无奈。
“倾江变酒,举斛为尊”是诗中最为豪放的部分,诗人将江水比作酒,表达了对人生苦乐的洒脱态度,但这份豪放依然掩盖不了内心的愁绪。“断浮生外,愁千丈,不关身”,将浮生与愁苦的关系揭示得淋漓尽致,似乎在说,虽然愁苦与自己息息相关,却又是无从逃避的宿命。
整首词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思与感慨,融合了自然的美与人心的愁苦,令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归鸟翩翩,楼上黄昏:描绘了黄昏时分鸟儿归来的美丽景象,设置了词的基调。
- 黯天气残照余痕:黄昏的光线逐渐消逝,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无常。
- 曲栏干里,有个愁人:在美景中引入了一个愁苦的人,形成鲜明对比。
- 向不言中,千载事,一年春:沉默的思索中,千年历史与一年春天交错,表现出诗人的深刻感悟。
- 春来似客,春归如云:将春天比作客人,强调其短暂与变幻。
- 付楼前行路双轮:春天的离去带走了旅途的轮回,暗示着人生的无常。
- 倾江变酒,举斛为尊:将江水比作美酒,表现一种豪情与对生活的豁达。
- 断浮生外,愁千丈,不关身:深刻揭示了浮生与愁苦的关系,表达出一种无奈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倾江变酒”,将江水比作酒,表现诗人豪放的情怀。
- 拟人:将春天形容为“似客”,赋予春天以人的特性,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如“春来似客,春归如云”,工整的对仗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黄昏时的美景,反映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思索,展现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出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归鸟:象征着归属与温暖,同时也暗示着离别的哀愁。
- 黄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曲栏干:象征着生活的曲折与复杂。
- 春:象征着希望与美好,但又短暂而易逝。
- 江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春来似客,春归如云”的意思是: A. 春天的到来像客人一样短暂
B. 春天的到来是个固定的节日
C. 春天的客人永远不会离开
D. 春天的到来毫无意义 -
“倾江变酒”中“江”指的是: A. 河流
B. 酒
C. 春天
D. 愁苦 -
诗中强调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生活的享受
B.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C. 对爱情的追忆
D. 对自然风光的赞美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描绘了黄昏与人生感慨,但更多的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 李清照《如梦令》:虽然主题是思念,但同样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词的魅力:古典词作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