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时间: 2025-01-26 05:22:07

一濠秋水净涟漪。

红妆照水嬉。

攀条寻藕怯船移。

浮萍湿绣衣。

临好景,惜轻归。

夕阳洲渚迷。

城门灯火簇轮蹄。

沙鸥飞去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阮郎归
作者:晁补之 〔宋代〕

一濠秋水净涟漪。红妆照水嬉。
攀条寻藕怯船移。浮萍湿绣衣。
临好景,惜轻归。夕阳洲渚迷。
城门灯火簇轮蹄。沙鸥飞去时。

白话文翻译:

在清澈的秋水中,微波荡漾。红妆的女子在水中嬉戏。
她轻轻攀着柳枝,寻找着藕,怕船会移动。浮萍湿了她的绣衣。
面对美好的景色,留恋不舍地想要轻归。夕阳下的洲渚令人迷醉。
城门外,灯火辉煌,车轮声声。沙鸥在飞去的时刻。

注释:

  • :指水渠。
  • 涟漪:水面上轻微的波纹。
  • 红妆:指装扮精美的女子。
  • 攀条:指攀扶柳条。
  • :指莲藕。
  • 浮萍:水面上浮动的水草。
  • 绣衣:指绣有花纹的衣服。
  • 洲渚:小洲或沙洲。
  • 蜃鸥:一种水鸟,象征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1053年-1110年),字仲明,号山人,宋代词人,擅长词作,尤其以婉约派著称。他的词风清丽,情感细腻,常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阮郎归》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与文人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秋水和红妆女子,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留恋,反映出一种温柔而细腻的情感。

诗歌鉴赏:

《阮郎归》以清新明快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水映红妆的生动画面。全诗构建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秋日场景中,水面的涟漪与岸边的红妆女子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将秋天的美景与内心的情感紧密结合。

首句“一濠秋水净涟漪”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清幽,展现出一种恬静而优雅的氛围。紧接着的“红妆照水嬉”则通过色彩的鲜明对比,突出了女子的娇美与活泼,给人一种清新而愉悦的感觉。接下来的描写中,女子在水中寻藕的细节,透出一种灵动的气息,同时也反映了对自然生活的亲近。

诗中不乏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惜别。“临好景,惜轻归”一句,表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不舍。结尾的“沙鸥飞去时”则引入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令人感到一丝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濠秋水净涟漪:描绘秋天清澈的水面,波光粼粼,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2. 红妆照水嬉:红妆女子在水边嬉戏,增添了活泼的气息。
  3. 攀条寻藕怯船移:女子害怕小船移动,小心翼翼地攀扶柳条,表现出她的娇羞与怯意。
  4. 浮萍湿绣衣:水面上的浮萍湿了她的衣服,象征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5. 临好景,惜轻归:对美好景色的留恋,表达出不舍的情感。
  6. 夕阳洲渚迷:夕阳下的洲渚如梦似幻,令人陶醉。
  7. 城门灯火簇轮蹄:描绘城市的繁华与热闹,形成对比。
  8. 沙鸥飞去时:沙鸥飞去,象征着时光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红妆比作水中倒影,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拟人:将水面描绘得如同有生命般,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临好景,惜轻归”,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红妆女子的活动,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它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是一种细腻而深沉的情感表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水:象征着清澈、宁静,代表着人生的某个阶段。
  • 红妆:象征青春与美好,表现了女性的柔美与生动。
  • 浮萍:象征着随遇而安,也有时光流逝之意。
  • 夕阳:象征着美好时光的逐渐消逝,带有一种忧伤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红妆”指的是: A. 男子
    B. 女子
    C. 风景
    D. 水面

  2. “浮萍湿绣衣”中,浮萍象征的是什么? A. 美好
    B. 光阴流逝
    C. 友谊
    D. 财富

  3. 诗中提到的沙鸥飞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恐惧
    D. 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如梦令》与《阮郎归》,两者都描绘了女性形象与自然景色的结合,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表达,而晁补之的作品则有更强的画面感和动态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词学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