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鼎现·问今何日》
时间: 2025-01-24 07:20: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问今何日,旧也曾尾,东风鵷鹭。回首念,家山桃李,归去来兮闻早赋。梦境里尽何妨疏散,时趁莺晴信步。是则是清闲自好,一点心犹怀古。记得平世痴儿女。自灯宵游了三五。还次第湖边去也,寒食清明炊未住。是处处是丹青图画,随意狂歌醉舞。奈蓦被烟花浪手,一掷残阳孤注。须信乐极悲来,谁道是曾歌琼树。夕阳亭遗涴,翻得江涛似许。忍望著天津路。最是鹃啼苦。算世事消把春看,还有落花飞絮。
白话文翻译
问今天是什么日子,往昔的事情已然成了尾声,迎来了东风和鵷鹭。回头思念故乡的桃李,归去吧,听到早春的赋诗。梦中尽管可以疏散,趁着莺歌晴天随意漫步。确实是清闲自得,心中依旧怀念古人。记得平常痴情的儿女,自灯下游玩了三五夜。还再一次在湖边游玩,寒食和清明的炊烟还未散去。这里到处都是如同丹青的画卷,随意狂歌醉舞。奈何突然被烟花浪潮所打扰,一掷残阳孤注。要相信乐极生悲,谁说曾经歌唱的琼树会长存?夕阳亭边留下的水波,仿佛翻滚着江涛。忍不住要望向天津路,最是那杜鹃啼声令人苦恼。算来世事消逝,把春天看尽,还有那落花飞絮。
注释
- 东风:春风,代表春天的到来。
- 鵷鹭:一种鸟类,象征美好的自然景象。
- 桃李:指故乡的桃树和李树,带有思乡之情。
- 寒食清明:指寒食节与清明节,古代传统节日。
- 丹青:指绘画,形容美丽的风景。
- 烟花浪手:比喻繁华的景象瞬间消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故的感慨。其作品多描写田园生活,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哲思。
创作背景
《宝鼎现·问今何日》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迁与文化交融之际,诗中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人首先以“问今何日”引入,仿佛在询问时间的流逝,接着描绘了春风中飞舞的鵷鹭,蕴含着春天的气息。诗中的“归去来兮闻早赋”则表达了对故乡的向往,带有浓厚的思乡情感。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心境,诗人似乎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尽情享受春日的美好。此处的“清闲自好”与“怀古”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满足。
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也逐渐显露。“须信乐极悲来”提醒我们欢乐之时,亦需警惕悲伤的降临。夕阳的映照下,江涛似乎也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整首诗在美好与忧伤之间游走,带给读者一种深刻的思考,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问今何日:引入主题,勾起对时间的思考。
- 旧也曾尾:指往昔的事情已经结束,暗含对旧时光的追忆。
- 东风鵷鹭:描绘春天的景象,寓意美好的希望。
- 回首念: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 梦境里尽何妨疏散:即使在梦中也可以自由徜徉。
- 是则是清闲自好:表达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 记得平世痴儿女:提到对往昔情感的回忆。
- 寒食清明炊未住:描绘传统节日的气氛,增添生活的真实感。
- 随意狂歌醉舞:表现出一种放纵的生活态度。
- 须信乐极悲来:提醒人们欢乐之后可能会有悲伤。
- 夕阳亭遗涴:意象丰富,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烟花浪手”,将繁华与刹那的美好相联系。
- 拟人:如“江涛似许”,让自然景象更具生命力。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人在美好与忧伤之间徘徊,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春天的来临,代表新的开始。
- 桃李:象征故乡,带有浓厚的乡愁。
- 烟花:象征繁华与短暂,暗示人生的无常。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带有感伤意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问今何日”中的“今”指的是什么? A. 今天
B. 过去
C. 将来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寒食”和“清明”分别指什么? A. 春天的节日
B. 夏天的节日
C. 秋天的节日
答案:A -
“须信乐极悲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和悲伤是相互关联的
B. 只要快乐就好
C. 生活只会有悲伤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但《宝鼎现·问今何日》更侧重于自然与故乡的情感,而陆游的作品则更加沉重,充满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索。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