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弟辈饮次韵》

时间: 2025-02-04 15:44:26

浅量能消酒几杯,争如俗子厌人来。

明朝定到梅山下,不管梅花开未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浅量能消酒几杯,争如俗子厌人来。明朝定到梅山下,不管梅花开未开。

白话文翻译:

我浅薄的酒量能喝几杯,怎么比得上那些世俗之人对人际交往的厌倦呢?明天我一定会到梅山下去,不管梅花是否已经盛开。

注释:

  • 浅量:指酒量小,饮酒能力有限。
  • 俗子:指普通人,世俗之人。
  • 厌人来:对别人来访感到厌烦。
  • 明朝:指第二天,明天。
  • 梅山:指梅花盛开的地方,象征着美丽和春天。
  • 开未开:指梅花是否开放。

典故解析:

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坚韧和高洁的花卉,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诗人提到的“梅山”可以理解为一种归隐理想或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在古代,梅花的开放不仅是春天到来的标志,也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其诗风常常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对现实的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们在追求高洁理想与世俗生活之间的挣扎。诗中表达了对世俗交往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招弟辈饮次韵》是一首表现了诗人内心对酒和社交态度的诗作。开篇的“浅量能消酒几杯”一句,直接表明了作者对自身酒量的自谦和对饮酒的无奈。接下来的“争如俗子厌人来”,则透露出一种对世俗社交的厌倦。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饮酒的态度,也揭示了他对人际关系的深思。诗人似乎更愿意与自然为伴,而非在宴席间应酬。

“明朝定到梅山下”的句子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梅山的向往,梅山不仅是一个地点,更是诗人心灵的寄托和对自然美的向往。最后一句“不管梅花开未开”,显示了诗人的洒脱与豁达,似乎在说,无论自然的变化如何,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热爱才是最重要的。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淡淡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自我、对社会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的向往,是一篇充满深意的佳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浅量能消酒几杯”:我酒量不大,能喝几杯酒呢?表达了对饮酒的无奈。
    • “争如俗子厌人来”:怎么能比得上那些普通人对人际交往的厌倦呢?对世俗社交的不屑。
    • “明朝定到梅山下”:明天我一定会去梅山下,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
    • “不管梅花开未开”:不论梅花是否开放,体现了诗人的洒脱与心境的超然。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浅量与俗子的反应,反映出诗人的独特视角。
    • 拟人:梅花似乎被赋予了情感,成为诗人心灵的寄托。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对世俗交往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社交与世俗生活。
  • 梅山:象征着宁静与自然之美。
  • 梅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的品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酒量的态度是?

    • A. 自豪
    • B. 自谦
    • C. 忽略
  2. “明朝定到梅山下”中“梅山”象征着什么?

    • A. 朋友
    • B. 自然的美好
    • C. 酒店
  3. 诗中的“厌人来”意指:

    • A. 对朋友的热情
    • B. 对世俗交往的厌烦
    • C. 对宴席的喜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探讨了饮酒与孤独,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
  • 王维《山居秋暝》: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的宁静,反映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宋代多位诗人的作品,适合对宋诗有深入了解的人。
  • 《古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鉴赏技巧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