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赴召有述》

时间: 2025-01-24 13:55:50

皇帝书征老秀才,秀才懒下读书台。

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应知汉祚开。

太守枉于堂下拜,使臣空向日边回。

老夫一管春秋笔,留向胸中取次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赴召有述
——杨维桢 〔元代〕

皇帝书征老秀才,
秀才懒下读书台。
子房本为韩仇出,
诸葛应知汉祚开。
太守枉于堂下拜,
使臣空向日边回。
老夫一管春秋笔,
留向胸中取次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中,皇帝给年迈的老秀才发了征召的书信,然而老秀才懒得离开书桌。老子房本是为了韩家复仇而出,而诸葛亮应该明白汉朝的兴起。地方太守在堂下白白拜见,派来的使臣徒然向太阳方向回头。老夫手里只有一管春秋笔,留在心中随意裁剪故事。

注释

  • 皇帝书征:皇帝发出的征召书信。
  • 秀才:指读书人,文人。
  • 子房:指张良,字子房,汉初著名的谋士。
  • 韩仇:指韩信,字信,汉初名将。
  • 诸葛:指诸葛亮,字孔明,蜀汉丞相。
  • 汉祚:汉朝的政权。
  • 太守:地方官员。
  • 使臣:代表皇帝出使的官员。
  • 春秋笔:指《春秋》,古代历史书籍,作者以此象征其文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80-1350),元代诗人、书法家,出生于今浙江省。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常以个人情感抒发为主。多为讽刺时事和表达对社会不满的内容。

创作背景

《不赴召有述》是在元代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冷漠与无奈。在被征召的情况下,诗人选择不去,表达了对权力的抵触和对学术的执着。

诗歌鉴赏

《不赴召有述》一诗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对社会的态度。诗的开头,皇帝的征召信笼罩着传统的权威,然而秀才却懒于应召,显示出对权势的蔑视和对书本知识的依恋。接着,通过提到历史上著名的谋士如张良和诸葛亮,诗人暗示了自己与历史的对比,表明即使有能力,也不一定要为权臣服务。后半部分,太守和使臣的形象更是反映了官场的虚伪与无力。最后,老夫手中仅有一管春秋笔,象征着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展现了他对知识的珍视和对命运的掌控。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现了文人对政治的疏离感及其内心的自我坚守,展现了该时代文人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皇帝书征老秀才:直接引入背景,皇帝的征召意味着对文人的期许。
  2. 秀才懒下读书台:表现秀才对权威的无视,表达了对学术的追求。
  3. 子房本为韩仇出:历史典故,表明张良出仕的动机。
  4. 诸葛应知汉祚开:诸葛亮了解汉朝的兴起,诗人以此类比自己的处境。
  5. 太守枉于堂下拜:太守的拜见显得多余,反映官场的虚伪。
  6. 使臣空向日边回:使者的回归是无意义的,象征着权力的无奈。
  7. 老夫一管春秋笔:诗人自称“老夫”,表现其自信与气度。
  8. 留向胸中取次裁:强调写作的自由,诗人内心的独立。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皇帝书征”与“秀才懒下”,形成鲜明对比。
  • 典故:使用历史人物的典故,增加诗的深度与层次。
  • 比喻:春秋笔象征着历史与个人见解的结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权力的反抗和对学术的追求,传达出一种文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的坚守。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诗人提出了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 书台:象征着学术与个人理想的空间。
  • 春秋笔:象征历史的记载与个人的智慧,代表诗人内心的力量与选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子房”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韩信
    • B. 张良
    • C. 诸葛亮
  2. 诗人对太守的态度是:

    • A. 尊重
    • B. 讽刺
    • C. 忽视
  3. “老夫一管春秋笔”中的“春秋笔”象征什么?

    • A. 政权
    • B. 学术
    • C. 个人情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登高》:王之涣的名作,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与自然的思考。
  2.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展现了对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不赴召有述》:两者均表现了个人情感的抒发,但李白更显孤独而思乡,而杨维桢则是对官场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杨维桢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