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万户射虎行》

时间: 2025-02-04 15:34:19

边城秋气劲折胶,草枯燎发风萧萧。

将军校射出细柳,马上箭落双飞雕。

须臾吼地穷兽急,将军匹马电弗及。

疾蹄迸落冲虎过,白羽穿喉虎人立。

将军身不六尺强,一怒万夫无敢当。

先皇赐名名拔突,部下材官争蹶张。

画工亲见编须勇,急阵梢冈浩呼汹。

目光落地已化石,将军生气毛发动。

君不见桃花岛,阜树洋,乳虎哺子人为粮。

将军一死不可生,东海黄公愁夜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万户射虎行
作者:杨维桢 〔元代〕

边城秋气劲折胶,草枯燎发风萧萧。
将军校射出细柳,马上箭落双飞雕。
须臾吼地穷兽急,将军匹马电弗及。
疾蹄迸落冲虎过,白羽穿喉虎人立。
将军身不六尺强,一怒万夫无敢当。
先皇赐名名拔突,部下材官争蹶张。
画工亲见编须勇,急阵梢冈浩呼汹。
目光落地已化石,将军生气毛发动。
君不见桃花岛,阜树洋,乳虎哺子人为粮。
将军一死不可生,东海黄公愁夜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边城的秋天,寒气逼人,草木干枯,风声萧瑟。将军在马背上熟练地射箭,箭矢如细柳般飞出,双雕被射落。忽然,地面传来野兽的吼叫,将军骑马飞奔,快速追赶虎豹,箭羽如白色的羽毛穿透了老虎的喉咙。将军身材不高,但气势如虹,令千夫莫敢当。他的名字得到了先皇的赐封,部下们也都纷纷争相表现。画工曾亲眼见到将军的英勇,他的呼喊声在急促的战斗中响彻。将军的目光如同落地的石头,生气勃勃。你可曾见过桃花岛,繁茂的树木,母虎哺育幼崽,成为人们的食粮。将军的死不可复生,东海的黄公在夜晚悲伤行走。

注释

  • 边城:指边境的城市,常用来形容边疆的环境。
  • 劲折胶:形容秋天的寒风如同折断的胶水般强烈。
  • 细柳:比喻箭矢的细长。
  • 将军匹马电弗及:形容将军骑马快速,像闪电般迅速。
  • 白羽穿喉:形容箭矢精准地射中老虎的喉咙。
  • 一怒万夫无敢当:比喻将军的威势,令人心生畏惧。
  • 桃花岛:典故,指桃花源,象征与世隔绝的美好地方。
  • 乳虎哺子人为粮:比喻生存艰难,甚至连老虎的幼崽也成为了人们的食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字子华,号天池,元代诗人,擅长诗词、散文等,作品多描写边塞的风光与将士的英勇。杨维桢的诗风刚毅,常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创作背景

《小万户射虎行》创作于元代,正值元朝国势衰弱之时,边疆频繁有敌袭,诗人通过描写将军的英勇来表达对国家的关切与对将士的敬仰。

诗歌鉴赏

《小万户射虎行》是一首描写边塞战事的诗,诗中展现了将军的英勇与果敢,同时也反映了边疆的严酷环境。开头两句通过描绘边城秋日的冷酷气候,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转入描写将军的英姿,箭矢如柳,双雕落地,展现了将军的高超射技与勇猛精神。

诗中“须臾吼地穷兽急,将军匹马电弗及”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表现出将军在危急时刻的果断与迅速,体现出将军与猛兽之间的紧张关系,增强了诗的戏剧性。将军的身材虽不高,但“一怒万夫无敢当”则彰显了他威震四方的气势,表现出将军在战斗中所展现出的领袖魅力。

最后的几句则通过对桃花岛的描绘,暗示了人间的苦难与生存的艰难,形成了对比,令人感到悲痛与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鲜明,既有对英雄的赞美,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边城秋气劲折胶:边城的秋天寒气逼人,气温骤降。
  • 草枯燎发风萧萧:草木枯萎,秋风萧瑟,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气氛。
  • 将军校射出细柳:将军在马背上,箭矢如同细柳一般飞出。
  • 马上箭落双飞雕:箭矢准确地射中两只飞翔的雕。
  • 须臾吼地穷兽急:忽然间,野兽的吼叫声响起。
  • 将军匹马电弗及:将军骑马疾驰,速度如闪电般迅猛。
  • 疾蹄迸落冲虎过:快速的马蹄声,冲向老虎。
  • 白羽穿喉虎人立:箭矢如白羽般穿透老虎的喉咙,老虎应声倒下。
  • 将军身不六尺强:将军身材虽然不高,但力量惊人。
  • 一怒万夫无敢当:他的怒火让千夫也不敢正视。
  • 先皇赐名名拔突:得到了先皇的赐封,名声显赫。
  • 部下材官争蹶张:部下争相表现,想要获得提拔。
  • 画工亲见编须勇:画工曾亲眼见到将军的英勇形象。
  • 急阵梢冈浩呼汹:战斗中将军的呼喊声震天响。
  • 目光落地已化石:将军的目光如同落地的石头,充满生气。
  • 君不见桃花岛:提到桃花岛,暗示世外桃源的美好。
  • 乳虎哺子人为粮:母虎喂养幼崽,成为人类的食物。
  • 将军一死不可生:将军一旦牺牲,便无法复生。
  • 东海黄公愁夜行:东海的黄公在夜晚忧愁地行走,象征着失去与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箭落双飞雕”,将箭比作飞箭,形象生动。
  • 拟人:如“将军生气毛发动”,将将军的气势与怒火拟人化,增强情感。
  • 对仗:全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将军勇猛的描写,体现了对英雄的赞美,同时也隐藏了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边城:象征着边疆的艰苦与英雄的孤独。
  • 秋气:象征着环境的严酷和生存的艰难。
  • 将军:象征着勇气、力量和领导力。
  • 白羽:象征着精准与致命。
  • 桃花岛: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将军匹马电弗及”意指什么? A. 将军骑马速度很慢
    B. 将军骑马速度如闪电般快
    C. 将军不骑马

  2. 诗中提到的“桃花岛”象征着什么? A. 战斗的地方
    B. 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C. 母虎的栖息地

  3. “一怒万夫无敢当”的意思是? A. 将军的怒火让所有人都感到勇敢
    B. 将军的威势让千夫都不敢靠近
    C. 将军的怒火无所不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出塞》 - 王昌龄
  2.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3.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诗词对比

  • 《出塞》 vs 《小万户射虎行》
    • 两首诗都描写了边疆的生活和将士的勇敢,但《出塞》更侧重于表现离别的情感,而《小万户射虎行》则更注重于将军的英勇表现和对国家的关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杨维桢及其作品研究》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与评论》

相关诗句

边城秋气劲折胶,草枯燎发风萧萧。下一句是什么

将军校射出细柳,马上箭落双飞雕。上一句是什么

将军校射出细柳,马上箭落双飞雕。下一句是什么

须臾吼地穷兽急,将军匹马电弗及。上一句是什么

须臾吼地穷兽急,将军匹马电弗及。下一句是什么

疾蹄迸落冲虎过,白羽穿喉虎人立。上一句是什么

疾蹄迸落冲虎过,白羽穿喉虎人立。下一句是什么

将军身不六尺强,一怒万夫无敢当。上一句是什么

将军身不六尺强,一怒万夫无敢当。下一句是什么

先皇赐名名拔突,部下材官争蹶张。上一句是什么

先皇赐名名拔突,部下材官争蹶张。下一句是什么

画工亲见编须勇,急阵梢冈浩呼汹。上一句是什么

画工亲见编须勇,急阵梢冈浩呼汹。下一句是什么

目光落地已化石,将军生气毛发动。上一句是什么

目光落地已化石,将军生气毛发动。下一句是什么

君不见桃花岛,阜树洋,乳虎哺子人为粮。上一句是什么

君不见桃花岛,阜树洋,乳虎哺子人为粮。下一句是什么

将军一死不可生,东海黄公愁夜行。上一句是什么

边城秋气劲折胶,下一句是什么

草枯燎发风萧萧。上一句是什么

草枯燎发风萧萧。下一句是什么

将军校射出细柳,上一句是什么

将军校射出细柳,下一句是什么

马上箭落双飞雕。上一句是什么

马上箭落双飞雕。下一句是什么

须臾吼地穷兽急,上一句是什么

须臾吼地穷兽急,下一句是什么

将军匹马电弗及。上一句是什么

将军匹马电弗及。下一句是什么

疾蹄迸落冲虎过,上一句是什么

疾蹄迸落冲虎过,下一句是什么

白羽穿喉虎人立。上一句是什么

白羽穿喉虎人立。下一句是什么

将军身不六尺强,上一句是什么

将军身不六尺强,下一句是什么

一怒万夫无敢当。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