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墨四香画
玉龙声嘶五更了,
绿衣倒挂榑桑晓。
道人冲寒酒未醒,
梨花零落春云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清晨时分的景象。夜里的玉龙(指琴声)在五更时分嘶鸣,仿佛在告别夜的宁静。天色渐亮,翠绿的衣物在桑树上晾晒,晨曦中的景色显得格外清新。道人仍然沉浸在寒酒的醉意中,未能完全清醒。而梨花纷纷落下,春云也显得淡薄,渗透着些许的忧伤。
注释:
- 玉龙:这里指的是琴声,玉龙即古琴的别称。
- 五更:指的是夜晚的一个时段,约为凌晨三点到五点。
- 榑桑:桑树的别称,绿衣倒挂指的是晾晒的衣物。
- 道人:道教的修道者。
- 梨花:象征着春天的花朵,代表着美丽和短暂的生命。
典故解析:
“玉龙”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比喻乐器,特别是古琴,象征着高雅的艺术和文化。诗中提到的“道人”则是道教文化的代表,反映了诗人对道教思想的认同和追求。梨花的零落象征着春天的流逝,传达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维桢,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的时期,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的交融,表达对人生短暂和自然美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及内心情感的细腻流露。通过“玉龙声嘶”,诗人用声音的描绘引入了整个场景,让人感受到晨曦的宁静与清新;“绿衣倒挂榑桑晓”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面,绿衣的颜色与桑树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提到的“道人冲寒酒未醒”展示了一种朦胧的生活情境,醉意未醒的道人仿佛在与自然对话,反映出一种恍惚的状态。最后一句“梨花零落春云小”更是传达出春天短暂的遗憾与无奈,梨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带有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交织,体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及自然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玉龙声嘶五更了”:描绘了清晨时分,乐声在夜的尽头回响,暗示着夜的结束与新一天的开始。
- “绿衣倒挂榑桑晓”:绿衣在晨光中晾晒,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清新的乡村生活情景。
- “道人冲寒酒未醒”:道人醉酒未醒,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迷茫。
- “梨花零落春云小”:梨花的凋落象征着春天的短暂,云朵轻盈,衬托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声比作“玉龙”,增强了诗的艺术感。
- 拟人:道人“未醒”,使得诗中的人物更具生动性。
- 对仗:句式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清晨的自然景象,反映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传递出一种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意象分析:
- 玉龙:象征着音乐与文化,代表着高雅的追求。
- 绿衣:代表着自然的生机与生活的气息。
- 道人:象征着追求道义与内心宁静的修行者。
- 梨花:象征着美丽与短暂的生命,暗示春天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玉龙”在诗中指代什么? A. 一种鱼
B. 古琴
C. 一种鸟 -
“道人冲寒酒未醒”中的“道人”是指? A. 学者
B. 道教修行者
C. 农民 -
诗中提到的“梨花”象征什么? A. 美好的爱情
B. 短暂的生命
C. 秋天的丰收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与杨维桢的《水墨四香画》均反映了春天的景象,不过杜甫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动乱与个人的忧愁,而杨维桢则更加强调自然之美与人生的短暂。两者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沉重,后者则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