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南城楼 高要》

时间: 2025-02-04 16:21:02

城下风波带女墙,高楼独上思茫茫。

山形南拥窥铜鼓,江势西来接夜郎。

千舶入云秋色远,万家绕市暮烟苍。

月明谁据胡床坐,槛外宵深玉露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南城楼
作者: 何湛然 〔明代〕

城下风波带女墙,高楼独上思茫茫。
山形南拥窥铜鼓,江势西来接夜郎。
千舶入云秋色远,万家绕市暮烟苍。
月明谁据胡床坐,槛外宵深玉露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南城楼上所看到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城墙下风浪拍击,映衬着高楼上孤独的思绪。南边的山脉环绕着铜鼓,西边的江水流向夜郎。成千上万的船只在远方的秋色中穿行,市集周围万家灯火伴随傍晚的烟雾。明亮的月光下,谁又坐在胡床上?槛外的夜晚深邃而清凉,露水氤氲。


注释

字词注释

  • 女墙:指城墙的上部,通常有防御作用,形状相似于女性的腰身。
  • 思茫茫:思绪纷乱而深远。
  • 铜鼓:一种乐器,可能指代某地的地名或文化象征。
  • 夜郎:古代地名,指西方的夜郎国,象征遥远。
  • 胡床:一种折叠的座椅,通常用来坐在户外。

典故解析

  • 夜郎自大:暗指夜郎国的自负和无知,寓意对外界的无知或自我中心。
  • 千舶入云:象征繁荣的商业活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湛然是明代诗人,因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而受到赞誉。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和深邃的思考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常通过自然景观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个人的情感状态。


诗歌鉴赏

《登南城楼》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观察。起首两句,“城下风波带女墙,高楼独上思茫茫”,描绘了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俯瞰城下波涛汹涌的情景,感受到一种孤独与茫然。接着,诗人通过“山形南拥窥铜鼓,江势西来接夜郎”描绘了山与水的壮丽景色,展现出自然的雄伟与广阔。此时,诗人似乎在思考历史的变迁与人类的渺小。

下半部分通过“千舶入云秋色远,万家绕市暮烟苍”描绘了繁荣的商业和人们的生活,展现了社会的繁忙与喧嚣,但与此同时,诗人又显露出对这繁华背后的冷清和孤独。最后两句“月明谁据胡床坐,槛外宵深玉露凉”则以月光和凉露为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幽的夜晚,诗人似乎在问自己,究竟在这繁华与孤独之间,谁能享受这份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与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索,具有深远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城下风波带女墙:描绘城墙下的波涛声,与高楼形成对比,暗示内心的孤独。
  2. 高楼独上思茫茫:站在高楼之上,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3. 山形南拥窥铜鼓:南边的山脉环绕着铜鼓,表现出自然的壮丽。
  4. 江势西来接夜郎:西边的江水流向夜郎,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厚重。
  5. 千舶入云秋色远:描绘繁忙的水上交通,表现出社会的繁荣。
  6. 万家绕市暮烟苍:描绘市集的景象,反映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7. 月明谁据胡床坐:在月光下,问自己谁能在此宁静中享受。
  8. 槛外宵深玉露凉:夜晚深沉,露水清凉,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思茫茫”比喻心中迷茫。
  • 对仗:如“千舶入云”和“万家绕市”,形成对称的美感。
  • 意象:月亮、江水、秋色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丰富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反映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宁静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人类的社会与历史。
  • :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伟岸。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象征着宁静与反思。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外在的自然景观,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女墙”指的是什么? A. 城墙的上部
    B. 女性的腰身
    C. 水边的墙
    D. 以上皆是

  2. 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兴奋与狂欢
    B. 孤独与思索
    C. 生气与怨恨
    D. 快乐与满足

  3. “千舶入云”中的“舶”指的是什么? A. 船只
    B. 商人
    C. 渔民
    D. 货物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这两首诗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诗词对比

  • 《登南城楼》《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交织,但《登南城楼》更多地侧重于孤独的思索,而《夜泊牛渚怀古》则展现了一种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何湛然研究》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山水诗的艺术魅力》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文化背景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