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简天童应庵》
时间: 2025-01-24 14:04: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敬亭松竹古丛林,
二老风流旧赏音。
楼阁长开太平象,
钟鱼能洗祖师心。
别来黄鹄还千里,
盟在白鸥当再寻。
却忆西堂大言客,
只今高坐海云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敬亭山上的松竹古林,那里有两位老人的风流韵事和往日的吟唱。楼阁常常展现出太平的景象,钟声和悠扬的鱼声能够洗净祖师的心灵。分别之后,黄鹄飞翔千里,誓言在白鸥的陪伴下再次寻觅。回想起西堂的大言客,如今却高坐于海云深处,心境更加悠远。
注释:
- 敬亭:指敬亭山,位于安徽,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松竹:象征坚韧和高洁的植物,常用以表现高雅的情操。
- 二老:指古代的两位高人或隐士。
- 太平象:寓意国家的安宁与和谐。
- 钟鱼:钟声和流水声,通常用来象征清净的心境。
- 黄鹄:指一种候鸟,象征远行与追寻。
- 白鸥:同样是鸟类,象征纯洁与希望。
- 西堂:可能指某个著名的讲学之地,或隐喻某位知名的学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生卒年不详),字君复,号少岩,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词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古代隐士的情怀,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用韵简天童应庵》以清丽的自然景象开篇,描绘了敬亭山的松竹丛林,表现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诗中的“二老”不仅象征着古代隐士的风流韵事,更是代表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楼阁的“太平象”与“钟鱼”的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象征着理想中的生活状态。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别来黄鹄还千里”和“盟在白鸥当再寻”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与追寻理想的坚定。最后一句“只今高坐海云深”,则是对现实的自我反省,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思考。
整首诗情感深邃,寄托了诗人对古代高人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折射出对当下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敬亭松竹古丛林:描绘了敬亭山古老的松竹林,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二老风流旧赏音:提到两位老人的风流韵事,暗示他们曾经的吟唱与交流。
- 楼阁长开太平象:楼阁常常展现出安宁的景象,象征国家的繁荣与安定。
- 钟鱼能洗祖师心:钟声和流水声能够洗净心灵,体现了清净与超脱的境界。
- 别来黄鹄还千里:分别之后,黄鹄飞翔千里,象征远行与追寻的意愿。
- 盟在白鸥当再寻:与白鸥的誓言,表现了对理想和友谊的追求。
- 却忆西堂大言客:回忆起西堂的高人,表达人生的思考与对过往的怀念。
- 只今高坐海云深:如今高坐于云端,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通过“钟鱼”比喻清净的心灵,深具象征意义。
- 对仗:诗句之间结构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意象:松竹、黄鹄、白鸥等自然意象,构成了诗的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理想生活的向往,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思。诗人的情感在自然与理想之间荡漾,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松竹: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
- 黄鹄:象征追寻与远行的理想。
- 白鸥:象征纯洁的希望与重聚的期盼。
- 楼阁:象征安宁与和谐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用韵简天童应庵》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张孝祥
- C. 杜甫
- D. 王维
-
诗中提到的“黄鹄”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追寻与远行
- C. 安宁
- D. 清净
-
“钟鱼能洗祖师心”中的“钟鱼”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代表音乐和自然的声音
- C. 一种鱼类
- D. 一种古代生活方式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张孝祥的《用韵简天童应庵》相比,王之涣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哲思,但其情感更加激昂,意象也表现出更多的宏伟与壮丽。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张孝祥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对古代诗词的鉴赏与解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