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庵退席蒋山来寄昭亭万寿三请不得已而去辄赠长句兼简苏州 其二》

时间: 2025-01-26 01:51:35

不寄音书又隔年,因师问讯玉堂仙。

碧油早觉儒为贵,青海应无箭可传。

忆昔丝纶催唤仗,何时沙路听鸣鞭。

生涯落寞公知否,准拟松江受一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寄音书又隔年,因师问讯玉堂仙。
碧油早觉儒为贵,青海应无箭可传。
忆昔丝纶催唤仗,何时沙路听鸣鞭。
生涯落寞公知否,准拟松江受一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境遇的感慨。已经隔了一年没有音信,因而向老师询问关于玉堂仙的消息。早已察觉到儒生的尊贵,想必青海那边没有信使可以传递消息。回想当年,是丝绸的长缆催促着出行,什么时候才能在沙路上听见马鞭的鸣响呢?生活的落寞,你可知道?我原本打算在松江开一间小店。

注释:

  • 玉堂仙:指玉堂,古代文人聚集之处,典雅、清幽的地方。
  • 碧油:指清澈的油墨,象征书写和文人之气。
  • 青海:指青海湖,远离繁华,象征孤独。
  • 丝纶:古代用来形容文书或书信的材料,表示文人的生活。
  • 鸣鞭:马鞭的声音,象征出行的急迫和对世事的感知。
  • 松江:地名,古时松江是个繁华之地,寓意生活的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友人深厚的思念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张孝祥的词作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张孝祥的晚年,彼时他身处生涯的低谷,朋友间的联系愈加稀少,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慨。诗中提及的青海和松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隔年未寄音信的惆怅与对昔日生活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篇便以“不寄音书又隔年”引入主题,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因师问讯玉堂仙”则透露出诗人试图通过老师了解友人的心态,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接下来的“碧油早觉儒为贵”则暗示了诗人对文人身份的认同与自我价值的思考。青海的“箭可传”更是将孤独感推向极致,仿佛在说,连传递消息的信使都无法找到。

“忆昔丝纶催唤仗,何时沙路听鸣鞭”通过对过往的回忆,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情绪,诗人渴望重温那段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时光。最后两句“生涯落寞公知否,准拟松江受一廛”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和渴望改变的心情。这首诗在情感的层次上非常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张孝祥深厚的文学素养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寄音书又隔年:意指已经一年没有收到消息,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
  2. 因师问讯玉堂仙:试图通过老师了解友人的动态,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3. 碧油早觉儒为贵:感慨文人身份的尊贵,暗示自己对文化的重视。
  4. 青海应无箭可传:象征着孤独和无法联系的无奈。
  5. 忆昔丝纶催唤仗:回忆往昔的繁华与活力,感叹时光荏苒。
  6. 何时沙路听鸣鞭:渴望重新感受生活的生机与乐趣。
  7. 生涯落寞公知否:直白地表达了生活的落寞感。
  8. 准拟松江受一廛:表现出对未来的期望与计划。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油”比喻文化,表现文人对知识的追求。
  • 对仗:如“忆昔丝纶催唤仗,何时沙路听鸣鞭”,声部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排比的句式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集中在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诗人通过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音书: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表达思念之情。
  • 青海:象征孤独与遥远,暗示无法传递的消息。
  • 丝纶:代表文人生活的尊贵与文化追求。
  • 鸣鞭:象征生活的希望与未来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堂仙”是指什么? A. 一位仙人
    B. 文人聚集的地方
    C. 诗人的好友

  2. 诗人想通过谁来了解友人的消息? A. 自己
    B. 老师
    C. 朋友

  3. 诗中“生涯落寞”的意思是什么? A. 生活充实
    B. 生活孤独
    C. 生活快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张孝祥与李清照:两位诗人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但张孝祥更注重男性友谊的思念,而李清照则更多表达了女性的柔情与思乡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