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

时间: 2025-01-11 06:20:22

手种藤花大可围,暮春小圃亦芳菲。

黄鹂隐叶惟闻啭,紫蝶寻春不辨飞。

满架迎风光眩眼,缘溪著雨碧侵衣。

漫道破除情事尽,长条柔蔓转依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手种藤花大可围,暮春小圃亦芳菲。
黄鹂隐叶惟闻啭,紫蝶寻春不辨飞。
满架迎风光眩眼,缘溪著雨碧侵衣。
漫道破除情事尽,长条柔蔓转依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种植藤花的情景,在温暖的暮春时节,花香四溢。隐在叶中的黄鹂鸟只听得见它的鸣叫,而紫色的蝴蝶在春天中飞舞,却不知自己在何处。藤架迎风而立,花朵的美丽让人感到眩目,沿着小溪,细雨侵湿了衣衫。人们常说情感已尽,但那柔软的藤蔓依然依依不舍。

注释:

  • 藤花:指的是藤蔓植物的花,常用来装饰庭院。
  • 黄鹂:一种鸟,鸣声清脆悦耳。
  • 紫蝶:紫色的蝴蝶,象征春天的美丽。
  • 满架:指被藤花覆盖的架子,表达人们对自然的欣赏。
  • 缘溪著雨:指在小溪旁边,细雨洒在身上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士骐是明代的诗人,生于诗歌兴盛的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正值花开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藤花的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情感的思考。

诗歌鉴赏:

王士骐的《藤》是一首充满春意和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藤花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动。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藤花的芳香和黄鹂的鸣叫,既有视觉的美,也有听觉的享受,读来让人感到春意盎然。接着,诗人又写到紫蝶在春天中飞舞,营造了一种轻快、活泼的氛围。后两句则转向细腻的情感描写,尽管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能会有尽头,但那种依依不舍的情感依然存在,象征着自然和情感的深厚与不易。整首诗在轻松的自然描写中,蕴含着对情感的深刻思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手种藤花大可围:用手种植的藤花可以围成一圈,表现了人对自然的参与和创造。
  2. 暮春小圃亦芳菲:暮春的小园子中花香四溢,展现了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
  3. 黄鹂隐叶惟闻啭:黄鹂藏在树叶间,只能听见它的鸣叫,表现了大自然的和谐。
  4. 紫蝶寻春不辨飞:紫色的蝴蝶在春天中飞舞,却迷失了方向,象征着自由与迷茫。
  5. 满架迎风光眩眼:藤架迎着风,花朵美丽得让人眼花缭乱,形象生动。
  6. 缘溪著雨碧侵衣:沿着小溪,细雨湿了衣服,营造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气息。
  7. 漫道破除情事尽:虽然人们常说情感已经结束,但这是一种对世俗观念的反思。
  8. 长条柔蔓转依依:长长的藤蔓依然依恋着,表达了对情感的眷恋与不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藤花比作自然的美丽,增强了诗的意象。
  • 拟人:黄鹂鸟和紫蝶被赋予了情感,使自然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声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藤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情感的深思。尽管情感可能会有尽头,但依然存在着深厚的依恋,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藤花:象征着生命力与美好。
  • 黄鹂:象征着自然的声音与和谐。
  • 紫蝶:象征着自由与美丽。
  • 细雨:象征着柔情和细腻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藤》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王士骐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黄鹂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美丽
    • B. 和谐
    • C. 迷茫
    • D. 悲伤
  3. 诗中提到的“长条柔蔓”暗示了什么?

    • A. 情感的脆弱
    • B. 对自然的依恋
    • C. 对生活的逃避
    • D. 对时间的反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士骐的《藤》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前者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而后者则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洒脱的态度。两者在风格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诗人个性和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士骐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