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致远母夫人挽诗二首》

时间: 2025-01-26 23:33:46

日与夫人子,相随若弟兄。

羡渠犹有母,使我欲无生。

未病思求药,方餐念遗羹。

此情今已矣,泪雨待同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李致远母夫人挽诗二首
作者: 洪咨夔

日与夫人子,相随若弟兄。
羡渠犹有母,使我欲无生。
未病思求药,方餐念遗羹。
此情今已矣,泪雨待同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怀念。诗中提到,作者与妻子相处如同兄弟一般亲密,羡慕那些还有母亲的人,自己却感到生无可恋。虽然未生病时就想着求药,但每餐都在想念遗留下来的羹汤。如今这种情感已成往事,只有泪雨等待着一同倾泻。

注释:

  1. 日与夫人子:日常生活中与妻子及儿子相伴,形同兄弟。
  2. 羡渠犹有母:羡慕他人仍有母亲在身边,自己却失去了最亲近的人。
  3. 未病思求药:在未生病之前就想着寻找药物,暗示对妻子的思念和依赖。
  4. 方餐念遗羹:每餐时都在想念妻子遗留下来的羹汤,表现出对妻子的深刻怀念。
  5. 此情今已矣:这种感情如今已然消逝。
  6. 泪雨待同倾:心中的悲愁如同即将倾泻的泪雨。

典故解析:

此诗并无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宋代对于家庭、亲情的重视,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思。诗中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作者对亡妻的怀念和对家庭温情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咨夔(生卒年不详),字子弼,号白云,南宋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亲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失去妻子之后,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悼与怀念,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家庭伦理和亲情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情感真挚而深沉。开篇以“日与夫人子,相随若弟兄”开场,既描绘了与妻子及孩子的和睦生活,也为后文的悲伤奠定了基础。接下来的“羡渠犹有母,使我欲无生”则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无奈与绝望,羡慕他人仍有母亲陪伴,而自己却失去了最亲近的伴侣,情感深入人心。

诗中提到的“未病思求药,方餐念遗羹”则让人感受到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孤独与思念。即使是在未生病时,也思索着如何对待这段感情,甚至在吃饭时,脑海中不断浮现妻子为自己准备的羹汤,传达出对过去幸福时光的追忆与不舍。

最后“此情今已矣,泪雨待同倾”则是对情感的无奈总结,流露出深切的悲伤与失落。整首诗在简洁的文字中,却蕴含着复杂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与夫人子,相随若弟兄:描绘了日常生活的和谐美好,强调家庭的亲密关系。
  2. 羡渠犹有母,使我欲无生:表达了对他人干净亲情的羡慕,自己失去爱人后的绝望。
  3. 未病思求药,方餐念遗羹:突显出日常生活中的思念,连饮食也与逝去的妻子相关。
  4. 此情今已矣,泪雨待同倾:感叹情感已成往事,泪水随之而来,渲染出深切的悲痛。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比(如与他人的羡慕)、拟人(情感如泪雨倾泻)等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意象分析:

  1. 日与夫人子:象征着温馨的家庭生活,反映出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2. :象征着亲情与温暖,是家庭的支柱。
  3. :象征着对逝去亲人的渴望与依赖,暗示着生活的苦痛。
  4. :代表着关怀与爱,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5. 泪雨:象征着悲伤与绝望,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洪咨夔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羡渠犹有母”,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他人幸福的羡慕
    • B. 对母亲的思念
    • C. 对生活的热爱
    • D. 对朋友的珍惜
  3. 诗句“泪雨待同倾”中“泪雨”指的是什么?

    • A. 伤心的泪水
    • B. 雨天的天气
    • C. 家庭的悲剧
    • D. 朋友的离去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洪咨夔的这首诗更注重对家庭情感的描绘,而李白则以孤独的思乡情绪为主。两者都展现了浓厚的情感,但主题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洪咨夔年谱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