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怀古》
时间: 2025-01-26 23:27:33意思解释
临安怀古
作者: 袁枚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曾把江湖当敌攻,三千强弩水声中。
霸才越国追句践,家法河西仿窦融。
宰树重重封锦绣,宫花缓缓送春风。
谁知苦创东周局,留与平王避犬戎。
白话文翻译:
曾经把江湖视为敌人来攻打,在水声中发射三千强弩。
霸主的才华追逐越国的句践,家法在河西仿效窦融。
宰相的权势层层封锁着锦绣,宫花缓缓送来春风。
谁能知道我辛苦创立东周的局面,却留给平王来避开犬戎的侵扰。
注释:
字词注释:
- 江湖: 指水域和江河,这里用作敌方的象征。
- 强弩: 强力的弓箭,象征攻击的力量。
- 霸才: 指有霸主气质和才能的人。
- 句践: 指越国的国君,追求复仇与权力。
- 窦融: 古代著名的宰相,象征权力与治理能力。
- 犬戎: 犬戎是古代的一个部落,常常侵扰周朝。
典故解析:
- 句践与越国: 句践是越王,曾带领越国复仇吴国,象征着志向与抱负。
- 东周: 指周朝的东迁,代表政治局势的复杂与动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枚(1716-1797),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以其清新流畅的诗风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历史、自然和个人情感,体现了浓厚的个性和生活哲学。
创作背景: 《临安怀古》是袁枚对历史的沉思与感慨,反映了他对政治局势变化的忧虑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生活在清代的他,目睹了社会的动荡和历史的兴衰,因而对古代英雄豪杰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临安怀古》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哲理的古诗,袁枚通过对古代江湖、霸主与权力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感悟。诗中开头两句,描绘了曾经的战争场景,将江湖视为敌人,体现了历史的残酷与英雄的悲壮。而“霸才越国追句践,家法河西仿窦融”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展示了英雄的雄心与政治权谋的复杂。
在后两句中,宰相与宫花的描写,似乎在暗示权力的重重限制与美丽的表象之间的矛盾,隐喻了政治中的权力游戏与人性的脆弱。结尾的“谁知苦创东周局”则引人深思,历史的局势变化往往不是个人所能掌控的,留给后人的只有对历史的反思与警惕。
整首诗在历史的脉络中融入了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权力、历史和人性的深刻理解,思考着历史的意义与个人的命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曾把江湖当敌攻: 体现了对江湖的敌意,暗示了江湖的复杂与险恶。
- 三千强弩水声中: 强调了冲突的激烈,水声如战场的号角。
- 霸才越国追句践: 描绘了历史英雄的追寻,表达了对雄才大略的敬仰。
- 家法河西仿窦融: 反映了权力与治理的继承与影响。
- 宰树重重封锦绣: 暗示了权力的层层封锁与美丽外表的虚幻。
- 宫花缓缓送春风: 传达了一种柔和、舒缓的氛围,暗示着权力的温情与脆弱。
- 谁知苦创东周局: 反思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无奈。
- 留与平王避犬戎: 暗示历史的传承与隐患。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家法河西仿窦融”与“宰树重重封锦绣”。
- 比喻: “江湖”视为敌,形象地传达了复杂的历史局势。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探讨了权力的变迁、英雄的悲剧与历史的无常,表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警惕。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湖: 代表权力的斗争与复杂的人际关系。
- 强弩: 象征战争的残酷与力量。
- 宰相、宫花: 代表权力与美丽的表象,暗示政治的虚伪与脆弱。
- 犬戎: 象征外部威胁与历史的动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句践”是哪个国家的国君?
- A. 魏国
- B. 越国
- C. 齐国
-
诗中“宰树重重封锦绣”中的“封锦绣”指的是什么?
- A. 美丽的花园
- B. 权力的层层限制
- C. 战场的壮丽
-
“犬戎”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友好
- B. 外部威胁
- C. 内部和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口》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袁枚的《临安怀古》和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通过历史事件表现个人情感,但袁枚更加注重历史的沉重与权力的复杂,而李白则更强调自然与人生的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袁枚《随园诗话》
- 《清代诗歌鉴赏》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深入理解《临安怀古》的艺术魅力与历史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