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钱牧翁》
时间: 2025-05-23 03:25: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钱牧翁
作者:陈子升 〔明代〕
虞山远见紫芝荣,
鹤发人间有老成。
眉宇欲开枚叔赋,
齿牙曾忝谢公情。
缥缃字化千编蠹,
丝竹歌残百啭莺。
谁共容台高典礼,
钧天回首醉咸英。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虞山远处可以看到紫芝盛开,鹤发苍苍的人间自有其老成智慧。眉宇间似乎要开口吟唱枚叔的诗篇,牙齿曾因谢公的情谊而感到荣幸。缥缃的字迹化为千般编织的虫蚀,丝竹的乐声渐渐残缺,百啭的莺鸣也显得无比凄清。谁能与我一同在高台上举行盛大的典礼,回首钧天之际醉于群英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虞山:即今江苏省的虞山,因山上有虞舜的传说而得名。
- 紫芝:是指一种传说中长生不老的灵草,象征高洁和长寿。
- 鹤发:指年老白发,鹤象征长寿。
- 枚叔:指汉代的枚乘,著名的诗人。
- 谢公:指谢道韫,古代女诗人,以才情著称。
- 缥缃:指一种浅黄色的纸,古代常用于书写。
- 丝竹:指乐器,通常指弦乐器和管乐器。
- 容台高典礼:指高台上举行盛典的场所。
典故解析
- 谢公情:指谢道韫与其家族的相互关照与情谊,表现了诗人对才人和友情的怀念。
- 枚叔赋:指枚乘的赋体诗,代表文人风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升,明代诗人,生于明中期,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相结合,表达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时值人生暮年,面对老成与友谊的思考,寄托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
诗歌鉴赏
《寄钱牧翁》是一首饱含深情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间情感,表达了对老成智慧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惜。开篇以“虞山远见紫芝荣”引入,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诗人的闲适心境,紫芝盛开的景象不仅是自然的美丽,更是人生理想的象征。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引入了鹤发人间的意象,强调了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沉淀,这种对时间的感慨与对老成的崇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接着,诗人提到了枚叔与谢公,展现了其对古代文人的崇敬与怀念,表达了诗人对文艺情怀的传承与渴望。
在后半部分,诗人以“缥缃字化千编蠹”描绘书写的艰辛和对艺术的执着,进一步深化了对艺术生命的思考。最后一句“钧天回首醉咸英”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诗人希望能与志同道合之人共赴盛典,享受高雅的文化生活。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与人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明代诗人的文化追求与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虞山远见紫芝荣:远望虞山,紫芝的盛开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 鹤发人间有老成:老年人智慧的象征,表达对老人的尊重。
- 眉宇欲开枚叔赋:眉宇间似有吟唱枚乘的诗篇,表现出对古代诗人的向往。
- 齿牙曾忝谢公情:提及谢公,表达了对友情的感慨与怀念。
- 缥缃字化千编蠹:书写的艰辛,艺术创作的困扰。
- 丝竹歌残百啭莺:乐音渐弱,象征艺术的衰退与思念。
- 谁共容台高典礼:渴望与友人共享盛典,表达对友情的期盼。
- 钧天回首醉咸英:展望未来,醉于美好生活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鹤发”比喻老年人智慧,体现了诗人的深情。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体现了古诗的对仗工整之美。
- 象征:紫芝、鹤发等意象的运用,象征着长寿与智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智慧的尊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反映出明代文人的情怀与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芝:象征高洁与长寿,代表理想与追求。
- 鹤发:象征老成与智慧,体现出对年长者的敬仰。
- 缥缃字:代表书写与艺术,表达创作的艰难与美好。
- 丝竹:象征音乐与文化,体现出对艺术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虞山远见紫芝荣”中的“紫芝”象征什么?
A. 长寿
B. 财富
C. 权力
D. 美丽 -
下列哪句提及了对古代文人的怀念?
A. 鹤发人间有老成
B. 眉宇欲开枚叔赋
C. 谁共容台高典礼
D. 钧天回首醉咸英 -
诗中提到的“缥缃字”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纸张
C. 一种花卉
D. 一种食物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王之涣的《登高》,同样是描绘自然与人生感慨,但更注重于壮丽景色的描写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赏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