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充出游三首》

时间: 2025-01-27 03:24:51

剩欲登临强作欢,衣冠未动意先阑。

从今泉石非吾事,只借君诗细细看。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和黄充出游三首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原文展示:

剩欲登临强作欢,衣冠未动意先阑。
从今泉石非吾事,只借君诗细细看。

白话文翻译:

我本想登高望远,勉强装作欢喜,但衣服和帽子还没整理好,心情却已沉重。从今往后,山水风景与我无关,只想借你的诗篇细细品味。

注释:

  • 剩欲: 还想,想要。
  • 登临: 登高望远。
  • 强作欢: 勉强作出欢喜的样子。
  • 衣冠未动: 指尚未整理好衣服和帽子。
  • 意先阑: 心情已经沉重、迟钝。
  • 泉石: 指自然风光,山水景色。
  • 细细看: 仔细品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40-1110),字子华,号白云,北宋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见称,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与黄充出游之际,表达了在游览的过程中,尽管有欣赏自然的意愿,却因心情疲惫而无法真正投入,最终选择以欣赏黄充的诗歌来代替对自然的感受。这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游览的复杂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淡然的态度描绘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首句“剩欲登临强作欢”,开篇即透露出一种勉强的欢愉,似乎在暗示着一种外在的伪装。接着,“衣冠未动意先阑”则进一步揭示了作者的内心状态,虽然身体尚未准备好,但内心的沉思已然占据了主导。这种情绪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一种深刻的自省与无奈。

在后两句中,作者将目光从自然转向了诗歌,表现出心灵的寄托和对友人黄充的依赖。“从今泉石非吾事”,展现了他对山水的淡漠,而“只借君诗细细看”则表明了他对文学的热爱。诗歌在此不仅是对自然的替代,更象征着一种内心的寄托和思想的流淌。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将一种游览中的惆怅与对友人诗作的向往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剩欲登临强作欢: 通过“剩”字可知,作者有未尽之愿,但因心情等原因而感到勉强。
  • 衣冠未动意先阑: 指在外在的准备尚未进行时,内心的情感已经十分沉重。
  • 从今泉石非吾事: 表示从今往后,山水风光与我无关,显示出一种对外在自然的漠视。
  • 只借君诗细细看: 表达了对友人诗作的珍视与依赖,反映了文学在作者生活中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有对仗的特点,如“欢”与“阑”,“事”与“看”。
  • 比喻:将诗歌比作一种精神的寄托,表达人对自然的放弃与对文学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一种对外在自然的淡漠,反映了作者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文学成为其心灵的寄托,体现出宋代文人的理性与情感的融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泉石: 象征自然美景,表示人们对自然的向往。
  • 君诗: 代表文学与友谊,体现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陈师道的“剩欲登临强作欢”中“剩欲”的意思是: A. 已经
    B. 还想
    C. 不想
    D. 必须

  2. “衣冠未动意先阑”中“意”指的是: A. 衣服
    B. 心情
    C. 自然
    D. 旅行

  3. 全诗传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友人的依赖与文学的寄托
    C. 对生活的厌倦
    D. 对游玩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陶渊明更直接地与自然互动,而陈师道则通过友人的诗歌来感受自然。
  • 王维《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但王维的诗中更显宁静与和谐,而陈师道则表现出一种失落感与内心的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陈师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