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范教授同游桓山》

时间: 2025-02-04 15:34:39

送客寻山已自仙,行谈坐笑复忘年。

平郊走马斜阳里,破屋传杯积水边。

洗壁题名留岁月,登高著句记川山。

风流幕下诸公子,缩手吟边更觉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范教授同游桓山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送客寻山已自仙,
行谈坐笑复忘年。
平郊走马斜阳里,
破屋传杯积水边。
洗壁题名留岁月,
登高著句记川山。
风流幕下诸公子,
缩手吟边更觉贤。


白话文翻译:

送别朋友时,寻山已如仙境,
行走谈笑间,竟忘了岁月。
在平坦的郊野,骑马在斜阳中,
破旧的屋子旁,杯子在积水边传递。
在洗净的墙壁上题写名字,留存岁月的痕迹,
登高作诗,记下川山的壮丽。
在风流的帐幕下,众多公子在吟咏,
更在吟诵中,感受到他们的才华更显得高尚。


注释:

字词注释:

  • 送客:送别客人。
  • 寻山:寻找山川。
  • 自仙:自成仙境。
  • 行谈坐笑:行走、谈话、坐下、欢笑。
  • 破屋:破旧的房屋。
  • 杯传:酒杯相互传递。
  • 洗壁:洗净墙壁。
  • 题名:题写名字。
  • 登高:向高处攀登。
  • 著句:作诗成句。
  • 风流:风雅的气质。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洗壁题名”,传达出文人对留名后世的渴望,类似于古代文人题咏名胜的传统。
  • “风流幕下诸公子”中的“风流”常用来形容文士的风雅和才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字师道,号少微,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相结合,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与友人范教授游览桓山时,表达了在自然美景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交流与友谊。诗人通过描绘游山的情景,反映了对友谊和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与朋友同游桓山的愉快经历,勾勒出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和人与人之间温暖的情感。开篇“送客寻山已自仙”,即以“仙”字引入,暗示山水之美,超然于世。接下来“行谈坐笑复忘年”,则通过轻松的游玩方式,展现了友谊的亲密与愉悦,时间在欢声笑语中似乎都被遗忘。

“平郊走马斜阳里,破屋传杯积水边”,描绘出游玩的场景,斜阳下的马行于平郊,更显得轻松自在。而破旧的屋子旁,酒杯在积水边传递,增加了生活的情趣,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

后面的几句则转向对岁月和自然的感慨。“洗壁题名留岁月”,在游玩过程中,诗人希望留下自己的足迹,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珍惜和对友谊的铭记。而“登高著句记川山”,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诗歌创作的激情。

最后两句“风流幕下诸公子,缩手吟边更觉贤”,更是体现了文人之间的交流与才华,诗人在吟诗作对的过程中,感受到彼此的才华与风流,进一步加深了友谊的厚度。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描绘,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潇洒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情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送客寻山已自仙:送别朋友后,寻山的过程中,感受到山水如仙境般的美好。
  2. 行谈坐笑复忘年:在游玩过程中,行走、谈话和欢笑,使人忘却了年岁。
  3. 平郊走马斜阳里:在平坦的郊外,骑马行走在斜阳的照耀下。
  4. 破屋传杯积水边:在破旧的房屋旁,酒杯在积水边相互传递,形成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5. 洗壁题名留岁月:在洗净的墙壁上题写名字,留住岁月的印记。
  6. 登高著句记川山:在高处写下诗句,记录下川山的壮丽。
  7. 风流幕下诸公子:在风雅的帐幕下,众多公子吟诗作对。
  8. 缩手吟边更觉贤:在吟诵中,才华与修养更显得高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寻山的过程比作自成仙境,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行谈坐笑”与“洗壁题名”形成对照,增强了节奏感。
  • 夸张:用“已自仙”来表达山水的美好,传达了诗人的心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对友谊的珍视,及对生活的热爱。通过描绘山水游玩的场景,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交流,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山水:象征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2. :象征友谊和共享的快乐。
  3.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4. 破屋:象征生活的简单和朴素。
  5. :象征对后世的留存和对自我的认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破屋”旁边传递的是什么?

    • A. 酒杯
    • B. 食物
    • C. 书籍
    • D. 笔墨
  2. “送客寻山已自仙”中的“仙”指的是什么?

    • A. 人
    • B. 地方
    • C. 美景
    • D. 梦
  3. 诗中提到的“风流幕下诸公子”指的是?

    • A. 诗人
    • B. 学者
    • C. 朋友
    • D. 文人

答案:

  1. A. 酒杯
  2. C. 美景
  3. D. 文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游山西村》——陆游
  • 《山中问答》——王维
  • 《题临安邱司马》——林升

诗词对比:

  • 陆游的《游山西村》同样表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 王维的《山中问答》则通过人与自然的对话,体现了对自然哲学的思考,风格清新而富有禅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诗经与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