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郎中出黄公草书四首
作者: 陈师道
四海声名何水曹,新诗旧德自相高。
一官早要称三字,二鬓何须著两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名声和道德的看法。诗中提到“四海声名”,意指在四方都有名声的人,比较了新诗与旧德的价值。诗人认为,官职的高低早晚都会被称呼,而发鬓的颜色已经不重要。
注释:
- 四海:指世界各地,强调声名的广泛。
- 水曹:古代官名,指掌管水利的官员,象征着世俗的名声。
- 新诗旧德:新作的诗歌和旧有的德行,表达了对文采与道德的比较。
- 一官:指官职,三字形容词是“高”、“大”、“显”等。
- 二鬓:指两边的头发,形象地描绘出年纪的增长。
典故解析:
此诗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声名”和“德”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概念,强调了一个人的声誉与品德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宋代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对诗歌的独到见解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的现实,语言简练,意味深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文人追求声名与地位的社会背景下,陈师道作为诗人,表达了对名声与德行的思考,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声名与道德的深刻思考。开篇提到的“四海声名”,显示了诗人对名声的关注,同时也暗示了名声的流动性与不确定性。接着通过“新诗旧德”的对比,彰显了诗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挣扎与思考,这不仅是对个人创作的反思,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最后两句中提到的官职与年纪,揭示了人们对地位与外貌的执着,表现了对人生短暂的感叹与无奈。整体上,这首诗在简练的文字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与对人性深刻的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四海声名何水曹:意指在四方的声名与水利官员的名声相比,后者显得微不足道。
- 新诗旧德自相高:新诗与旧德之间的自我比较,暗示着文人对创作与道德的追求。
- 一官早要称三字:指官职的称谓早晚会被人称颂。
- 二鬓何须著两毛:年纪的增长与外貌的衰老不再重要,反映出一种对人生的淡泊。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四海声名”与“新诗旧德”形成了对比,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 比喻:将官职和年纪进行比喻,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个人名声与道德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在追求声名与地位的过程中,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四海:象征广泛的名声。
- 新诗:代表创新与追求。
- 旧德:象征传统的道德观念。
- 一官:代表社会地位。
- 二鬓:隐喻年华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四海声名”主要指什么? a) 个人的财富
b) 个人的名声
c) 个人的能力
答案: b -
诗中“新诗旧德”是在讨论什么? a) 诗的形式
b) 文人的创作与道德
c) 社会的风俗
答案: b -
“二鬓何须著两毛”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名声的追求
b) 对年华流逝的无奈
c) 对官职的渴望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陈师道的作品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关注人生的短暂与名声,但李白更为豪放,强调饮酒作乐的态度,而陈师道则更为内省,反映出对名声与道德的深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陈师道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