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时间: 2025-01-11 19:48:39

春风秋月资游计,独我尊前长费泪。

几生心苦到词人,风月只供惆怅地。

繁华故国今何世,满目山河成古事。

小楼孤烛梦回时,著枕愁来无处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楼春
作者:郑文焯 〔清代〕

春风秋月资游计,
独我尊前长费泪。
几生心苦到词人,
风月只供惆怅地。
繁华故国今何世,
满目山河成古事。
小楼孤烛梦回时,
著枕愁来无处避。

白话文翻译:

春风与秋月是游玩的良好时机,
唯有我在酒杯前不停地流泪。
多少生死心苦至今化为词人,
而风月只让我感到无尽的惆怅。
繁华的故国如今已是哪个时代?
满眼的山河都成了古老的故事。
小楼里孤独的烛光在梦中闪烁,
躺在枕头上愁苦无处可逃。

注释:

  • 资游计:游玩的安排或计划。
  • 费泪:费心流泪,形容内心痛苦。
  • 词人:写词的诗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 惆怅地:惆怅的地方,形容心情的忧伤。
  • 繁华故国:曾经繁华的故乡。
  • 成古事:变成了古老的事情。
  • 孤烛:孤单的蜡烛,象征孤独和寂寞。
  • 著枕:躺在枕头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文焯(1640年-1710年),字子华,号志道,清代诗人,出身书香门第,曾任职地方官。其诗词风格清新,情感真挚,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感慨。

创作背景:

《玉楼春》创作于郑文焯对故国的思念之际,正值历史变迁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春秋景象,表达自己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当下孤独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郑文焯的《玉楼春》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与个人情感的孤寂。开篇以“春风秋月资游计”引入,借助自然的美丽来反衬自己的伤感,诗人似乎在追忆那些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而如今这些已成遥远的记忆。接下来的“独我尊前长费泪”则直接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悲伤,仿佛在提醒读者,尽管外界景色宜人,但内心的苦楚却无法掩盖。

诗中“几生心苦到词人”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似乎在说,正是这些苦楚塑造了他的诗人身份。而后“风月只供惆怅地”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在美好的景色中却只能感受到深深的惆怅,暗示了一种对往昔的无奈和失落。

中间的“繁华故国今何世”,在时光的流逝中,曾经繁华的国家如今却成了古老的历史,诗人由此感受到对故土的无尽惋惜。而结尾处“小楼孤烛梦回时”,将孤独的氛围推向极致,这里的孤烛不仅象征着夜晚的孤独,更是诗人心中惆怅的象征,最后的“著枕愁来无处避”则将情感推向最高峰,声声叹息,让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风秋月资游计:春风与秋月是旅行的好时光。
  2. 独我尊前长费泪:唯有我在酒杯前不断流泪,表达孤寂和痛苦。
  3. 几生心苦到词人:经历多少生死苦楚才成为词人,体现诗人的自我反思。
  4. 风月只供惆怅地:自然的美景只让我感到惆怅,说明内心的失落。
  5. 繁华故国今何世:曾经繁华的故国如今是哪个时代,感慨历史变迁。
  6. 满目山河成古事:眼前的山河已成古老的事情,感觉到时间的无情。
  7. 小楼孤烛梦回时:在小楼里孤独的烛光照耀下,梦境如潮水般回归。
  8. 著枕愁来无处避:枕边的愁苦无处可逃,情感达到顶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秋月”比作游玩的良机。
  • 对仗: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秋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沉思,体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情感的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希望与新生。
  • 秋月:象征离别与思念。
  • 孤烛:象征孤独与寂寞。
  • 故国:代表了对过去的怀念与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楼春》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郑文焯
    C. 杜甫

  2. “春风秋月资游计”中“资”的意思是? A. 提供
    B. 资助
    C. 损失

  3. “小楼孤烛梦回时”中,孤烛象征什么? A. 希望
    B. 孤独
    C. 繁华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虞美人》(李煜):表达对亡国之痛的感慨,与《玉楼春》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诗词对比:

  • 《长恨歌》(白居易)与《玉楼春》: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但《长恨歌》更侧重于爱情的悲剧,而《玉楼春》则侧重于对故国的怀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郑文焯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