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尹默有词见和,再用韵题其自写秋明长短句》
时间: 2025-01-11 21:44: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楼春
秀师喝断苏黄手。
绝倒宗风参不透。
从教香象渡恒河,
何似黄鹂鸣翠柳。
小山乐府新编就。
书罢墨池翻污袖。
珠玑错落韵琤瑽,
金石岂能同此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首句写到,优秀的师长竟然把苏黄的手都喝断了,似乎阻止了他们的风格。再说那些宗教的风气,深奥得难以理解。即使让香象渡过恒河,何尝比得上黄鹂在翠柳间的鸣叫。接下来提到小山乐府的新编,写罢书信后墨池的墨水污了袖子。珠宝错落有致,声韵优美,金石又怎能与这般长久的美妙相提并论呢?
注释:
- 秀师: 优秀的老师。
- 苏黄: 指苏轼和黄庭坚,二人是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了当时的文风。
- 绝倒宗风: 这里指的是宗教的风气,深不可测。
- 香象渡恒河: 香象是佛教中的象征,恒河是印度重要的河流,暗喻高深的宗教理想。
- 黄鹂鸣翠柳: 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象征自然的美好与清新。
- 小山乐府: 指的是一种曲调或乐府诗。
- 墨池: 书法用的墨水池,象征书写、艺术创作。
- 珠玑: 指精美的珠宝,代指诗歌的韵律美。
- 金石: 比喻坚固的事物,通常用来形容永恒的东西。
典故解析:
- 苏黄: 苏轼和黄庭坚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二人代表了当时的文风和文学成就。
- 香象渡恒河: 香象是佛教中的象征,常用来比喻渡过生死的界限,恒河是印度的重要河流,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轮回。
- 黄鹂鸣翠柳: 黄鹂是春天的使者,鸣叫声清脆悦耳,翠柳则象征着生机勃勃的自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风格清新流畅,常表现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文艺与自然和谐的时期,表达了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个人创作的探索。
诗歌鉴赏:
这首《玉楼春》通过对比自然与人文,展示了作者对传统文化与个人理想的思考。诗中提到的“秀师喝断苏黄手”,暗含对理想师者的崇敬与对传统文学的敬畏。接下来的“绝倒宗风参不透”,则表现了对当时宗教文化的困惑与反思。作者通过“香象渡恒河”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宗教理念的质疑,认为其美好不及黄鹂鸣翠柳的自然之声。最后,诗中提到的“珠玑错落韵琤瑽”,不仅展示了词的音韵美,也反映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整首词以清新优美的笔触,抒发了对自然、艺术以及生命的深刻感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秀师喝断苏黄手: 赞美老师的智慧与权威,暗示对传统的尊重。
- 绝倒宗风参不透: 表达对宗教文化的无奈与困惑。
- 从教香象渡恒河: 比喻宗教理想的高远。
- 何似黄鹂鸣翠柳: 自然之美更胜于宗教。
- 小山乐府新编就: 表达对新作的期待。
- 书罢墨池翻污袖: 书写的乐趣与辛劳。
- 珠玑错落韵琤瑽: 诗歌音韵的美妙。
- 金石岂能同此寿: 质疑物质的永恒,与艺术的长久之美相比。
-
修辞手法:
- 对比: 自然与宗教的对比,表达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 比喻: 用“香象渡恒河”比喻理想,形象生动。
- 拟人: 黄鹂的鸣叫赋予了生命与情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比自然美与宗教理想,表达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个人追求的反思,展现了自然的清新与文学的美妙。
意象分析:
- 秀师: 代表智慧与教育。
- 苏黄: 传统文学的象征。
- 香象: 宗教理想的代表。
- 黄鹂: 自然美的象征。
- 墨池: 创作过程中的辛劳与乐趣。
- 珠玑: 文学的韵律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下列哪位诗人被提到在词中? A. 李白
B. 苏轼
C. 杜甫
答案: B -
填空题: “香象渡__”,表示高深的宗教理想。 答案: 恒河
-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黄鹂鸟象征着自然的美好。
答案: 正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李清照的作品,探讨自然与人心的关系。
- 《蝶恋花·春景》: 苏轼的词,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汪东的《玉楼春》更多地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二者在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