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 枯荷》

时间: 2025-01-26 01:42:08

再来池畔,忽然秋已如此。

斜阳冷贴烟波,还记小荷未放。

谁料酒人都去,剩个蜻蜓,立西风呆想。

收兰桨。

甚处吴娃越舫。

折枝残叶,几日空凝望。

湖堤上、一宵冷雨,潇潇不住,又添清响。

再也休怊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来池畔,忽然秋已如此。斜阳冷贴烟波,还记小荷未放。谁料酒人都去,剩个蜻蜓,立西风呆想。收兰桨。甚处吴娃越舫。折枝残叶,几日空凝望。湖堤上一宵冷雨,潇潇不住,又添清响。再也休怊怅。

白话文翻译:

再一次来到池边,忽然发现秋天竟已如此到来。斜阳冷冷地照在烟波上,仍然记得当年小荷尚未开放。谁知酒人都已离去,只剩下蜻蜓,静静地在西风中发呆。收起兰桨,何处还有吴娃的越船。折断的枝叶,几天来无聊地凝视。湖堤上,一整夜的冷雨,潇潇不断,又添了清脆的声音。再也不想感伤了。

注释:

  • 再来池畔:指再次来到池塘边。
  • 斜阳:指夕阳,形容日落时的光景。
  • 蜻蜓:一种昆虫,常在水边飞舞,是夏秋季节的常见生物。
  • 吴娃越舫:吴地和越地是古代中国的地名,指代江南地区的女子和船只。
  • 折枝残叶:指折断的花枝和残缺的叶子,象征凋零和失落。
  • 潇潇不住:形容雨声细微而不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庄盘珠,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墨客众多的时代,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秋季,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孤寂的感慨。

诗歌鉴赏:

此诗以池畔秋景为背景,营造出一幅淡淡的忧伤画面。开篇“再来池畔,忽然秋已如此”即点出时间的流逝,令人感慨。斜阳冷贴烟波,描绘了秋天的凄凉,诗人似乎在追忆往昔的美好时光。接下来的“还记小荷未放”,则让人想到青春的萌芽与生命的希望,而如今却已是秋季,充满了无奈与惆怅。

“谁料酒人都去,剩个蜻蜓”,这里更是突显了孤独的情感,酒人离去,留下蜻蜓在西风中发呆,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收兰桨、吴娃越舫,描绘了昔日的热闹如今已是空荡荡。折枝残叶,几日空凝望,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最后“一宵冷雨,潇潇不住”,细雨绵绵,增添了秋夜的清冷与孤寂,令人更为感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秋季的凄凉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相连,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真挚,意境悠远,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再来池畔”,表达了诗人再次来到曾经熟悉的地方。
    • “忽然秋已如此”,感叹时光飞逝,秋天已悄然到来。
    • “斜阳冷贴烟波”,描绘了秋天傍晚的景象,充满了凉意。
    • “还记小荷未放”,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暗含对青春的怀念。
    • “谁料酒人都去”,表现出诗人的孤独感。
    • “剩个蜻蜓,立西风呆想”,蜻蜓象征着静谧与孤独。
    • “收兰桨,甚处吴娃越舫”,提及往昔的欢愉已不复存在。
    • “折枝残叶,几日空凝望”,再现了对失去的感伤。
    • “湖堤上一宵冷雨”,增添了环境的凄凉。
    • “潇潇不住,又添清响”,细雨声声,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孤寂。
    • “再也休怊怅”,最后的告诫,似乎是对悲伤情绪的自我解脱。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天比作一种情感的流逝,表现出时间的无情。
    • 拟人:蜻蜓在西风中“呆想”,赋予了生物以人类的情感。
    • 对仗:如“折枝残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抒发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独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意象分析:

  • 池畔:象征着回忆和青春的场所。
  • 斜阳: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小荷:象征着青春的希望与美好。
  • 蜻蜓:象征着孤独与静谧。
  • 冷雨:代表了诗人的情感状态,增添了哀愁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斜阳”主要指什么时段?

    • A. 早晨
    • B. 中午
    • C. 傍晚
    • D. 午夜
  2. “剩个蜻蜓,立西风呆想”中,蜻蜓的意象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活力
    • B. 孤独与静谧
    • C. 快乐的时光
    • D.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孤独与思考,但更多展现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而庄盘珠的《诉衷情 枯荷》则侧重于对失去的感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